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47901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踏上了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民主”“科学”④“民族、民权、民生”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2.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践:A.机器生产B.议会制度C.军事技术D.科技教育3.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
2、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主张这种思想的有①林则徐②李鸿章③康有为④孙中山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4.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志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由此可看出洋务派举办洋务的目的是()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③抵御外来侵略④维护封建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
3、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属于维新思想观点的是()①实行共和政体②兴民权③实行君主立宪制④提倡新学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下列说法属于维新思想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末”B、“天不变,道亦不变”C、“国者,斯民之公产也;至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D、“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7.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中立党和维新党分
4、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8.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A.引进西方学说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C.提倡文学革命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9.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
5、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10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
6、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511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12、之所以提出“打倒孔家店”,是因为A、思想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B、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君
7、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C、儒家思想已趋反动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发展的需要13.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14.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
8、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15.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而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曾放弃医人从事医国。在辛亥革命前后思想由封建士大夫到改良派,由改良派到革命派,由革命派到抛弃“武力”挽救中国,从思想启蒙上探索革命新出路的三次转变。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A.张謇B.梁启超C.孙中山D.陈独秀16.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