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03170
大小:9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4
《【政治】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卷相对应的方框内填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这一共同本质是指()A.绝对运动B.客观实在性 C.相对静止 D.联系和发展2.在同一瞬间,飞矢既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下列四项中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刻舟求剑C飞矢不动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3.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
2、反映。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根本思想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A.正确地揭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C.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5.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11月1日晨,神舟八号又发射成功,它将与天宫一号实行对接。随后还将依次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其进行交会对接。这表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
3、划性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B.“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C.“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D.“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7.7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但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很小,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④人类无法控制事物的变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8.2008年9月15日,美
4、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而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银行收购。上述消息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担忧,全球主要股市因此纷纷大跌。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C.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9.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是文化资源富国,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力求使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从哲学上看,这段话体现了()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5、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0.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有的同学“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是豆腐渣”,这是错误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12.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
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⑤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713.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是()A.画饼充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4.“卧佛寺”是英语office(办公室)的谐音。有人认为想进办公室做白领就要到“卧佛寺”烧香拜佛。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事物联系的()A.多样性 B.普遍性C.客观性D.条件性15.划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A.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的新旧C.力量的强弱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16.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①是典型的
7、主观唯心主义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把宇宙中某种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质④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①实践出真知②要想获得知识只能通过实践③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实践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以下成语中,与“因地制宜”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