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儒道三家管理学概述

法儒道三家管理学概述

ID:16693270

大小:11.52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24

法儒道三家管理学概述_第1页
法儒道三家管理学概述_第2页
法儒道三家管理学概述_第3页
法儒道三家管理学概述_第4页
法儒道三家管理学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儒道三家管理学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儒道中国历史,浩浩荡荡;古典文化,恒久弥香。自远古三皇五帝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上下五千年所传播出的传统思想至今仍让人如痴如醉。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璀璨的文明之光和恒久的思想启迪。彼之时,大争之世,列国纷争。诸侯群雄并立,天下豪杰四起。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以商鞅为首的法家、以老子为首的道家,各以其富含哲学与方法论的思想,在那个年代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百家之言,虽着墨于政治,或主张富国强兵、建立霸业,或讲究无为自然、天道自行,但其中所表达的管理道理,对于时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管理此之时,科技进步,信息发展。21世纪的今天,经过古

2、今中外的商业演化,涌现出许多管理学著作。其中尤以彼德、德鲁克最为瞩目。然则,其《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实践》等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管理理念,在中国儒、法、道家典籍中总能找到丝丝印象。而在西方传为经典的X、Y、超Y理论及日本的Z理论,早已在彼时的商鞅、荀子、韩非等人的人性本善本恶的争论里有所体现。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儒、法、道家思想,蕴含着无尽的管理渊源。儒家、道家、法家在全球化的视野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式管理思想日益显示出巨大价值和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充分挖掘传统的人文资源、提升管理效率,成为当代中国商业管理学者的历史使命,也必将成为中国企业领导人的必然

3、选择。以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思想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对后世政治制度、经济行为、礼仪风俗,衣食住行,科学技术等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成为历代君主,贤相名臣、治国、治吏、御人的利器。我以为:综合古今中外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辩证分析其中异同,管理的终极方略,可归纳为儒、法、道家思想大融合,具体体现为儒为本、法为用、道为基三个方面。一家之言,简述如下:如何从这座宝藏里发掘出适合现代企业管理之道,就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意思。一、儒为本一、儒为本——以人为本,建立规范,加强教育,重视人的作用。儒家,由孔子创立,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人物,以《四书五经》为代表作,主

4、张以人为本、王道仁政,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仁治、礼治、德治和人治。仁治1、仁治。所谓仁治,以“仁”为核,讲究“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给管理的启示是管理应以人为本,关心客户与员工,注重换位思考。在管理中,企业客观看待人性至关重要。看到人性中的善端,就能信任、授权和奖励,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看到人性中的恶端,就能约束、监督和处罚,让人们自我约束、克服怠惰、避免堕落。“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企业有社会责任感,不仅关心自身,也关心客户、关心员工,强调管理的换位意识,充分从客户和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礼治2、礼治。所谓礼治,就

5、是建立国、家道德行为规范,以之为纲,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它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做好全面规范化管理,强调文化体系建设,用“礼”规范员工行为。在管理中,“礼治”就是进行全面规范化建设。笔者以为,“礼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包括企业组织架构明晰、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工作流程简便高效、员工位责权利清楚、员工行为礼仪规范等。换句话说,也就是企业规范化的五个层面,即括组织规范化、流程规范化、制度规范化、文化规范化、信息规范化五个方面。德治3、德治。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提倡教化,反对“不教而诛”。它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注重员工培训、制度宣导和文化统一,用培训和文化辅助

6、管理推进,以德服人,从而达到最大管理。在管理中,讲究德治,就是注重价值观教育,强调企业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培训与宣导,寻求员工的意识认同和自我约束,以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从而有效推进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一种比强力推进、简单奖罚更为有效的方式。人治4、人治。儒家主张“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认为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管理者的好坏,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有治人、无治法”。它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对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确保人岗匹配、贤者当位。在管理中,诚如儒家所说,人治不可避免,因为凡事皆须由人完成。正因如此,人的重要性才不言而喻。“人治”,强调以人为中心

7、,充分认识和发掘人的作用。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建设,注重职岗体系的完善规划,注重激励措施的综合运用,做到人岗匹配,以使人当其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其“人治”中的积极因素尤显可贵,值得现代管理借鉴。此外。儒家是一种入世治政之说,不消极、不逃避,正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法为用二、法为用——以法为纲,用法治作为手段,推行全面规范化管理。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以法理政、以法统军、以法治民”;郑国子产铸刑鼎,颁布成文法;到战国初期吴起、李悝变法,法家始盛。法家分法、术、势三派,分别以商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