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649667
大小:47.5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3
《【语文】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铜奔马正名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
2、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要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厉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
3、·亻叔真训》高诱柱:“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15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
4、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免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摘自《文物世界》,有删节)1.下列对原文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各种史书记载,飞廉即“飞鸟”,故“飞廉铜马”一名基本能够涵盖铜奔马的外形特点。B.“铜奔马”一名并不能使人满意,因为
5、它没有完整呈现这个文物的形状。C.有人根据《后汉书·董卓传》,和《三才图会》中对“飞廉铜马”的记载来为其命名。D.《四库提要》认为《三才图会》的内容都是通过采集摘录文献糅合而成,难免犯冗杂虚构之病。2.下列选项中对“飞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耕柱》与《史记·秦本纪》认为“飞廉”可能是人。B.《离骚》认为“飞廉”有可能是风神,也有可能是神鸟。C.“飞廉”形象产生于两汉之间,但他究竟是人是神,是兽是禽,至今都无定论。D.“飞廉”是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难以将其与铜奔马这种写实作品相提并论。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
6、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C.《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
7、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15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
8、产,流亡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