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623064
大小:188.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3
《【化学】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丁同胜审核:高松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Cu64Zn65第Ⅰ卷(共69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是γ射线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60B.质子数是60C.中子数是33D.电子数是272.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B.和互为同位素C.和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D.和都含有34个质子和中子3.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
2、线附近能找到()A.制农药元素B.制催化剂元素C.制半导体元素D.制耐高温合金元素4.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MgCl2B.HBrC.N2D.KOH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C.氯化镁的电子式:D.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核素:168O6.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形成1molN–H键,会放出能量391kJ,在反应N2+3H22NH3中,每生成2molNH3,()A.放出92kJ热量B.吸收92kJ热量C.放出209kJ热量D.吸收209kJ热量7.足量
3、的金属铁与下列酸溶液反应,初始反应速率最快且最终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100mL0.1mol/L盐酸B.100mL0.2mol/L硝酸C.75mL0.2mol/L盐酸D.20mL18.4mol/L硫酸8.下列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A.Au B.Cu C.A1 D.Fe59.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右图。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D.该电池的总反应:10.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Mg<Al
4、B.热稳定性:HCl>H2S>PH3C.酸性强弱:H2SiO4<H2CO3<H3PO4D.熔点:NaCl>Na>CO211.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A和B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3B(g)3C(g),只有反应到达平衡时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1∶3∶3B.A、B、C三种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体系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D.ν(A)、ν(B)、ν(C)之比为1∶3∶312.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E1能量反应物生成物E3E2反应过程A.A>B>C
5、 B.A>C>BC.C>B>A D.B>C>A13.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的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C.该反应一定可以设计成为原电池D.该反应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E2-E314.CO、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乙醇:2CO+4H2CH3CH2OH+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增大H2浓度可以使CO转化率达到100℅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升高温度均可加大反应速率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15.铅蓄电池是广泛应用于汽车、柴油机车等的
6、启动电源。产生电能时的电极反应分别为:Pb+SO42―–2e―=PbSO4①PbO2+4H++SO42―+2e―=PbSO4+2H2O②下列有关铅蓄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式表示负极反应,②式表示正极反应B.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硫酸溶液,在放电过程中,它的浓度逐渐降低C.铅蓄电池在放电时,电子从Pb通过导线流向PbO2D.铅蓄电池在充电时,原来负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2e―=PbSO416.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半径依次减小,X与Z的核电荷5数之比为3∶4,X、Y、Z分别与氢元素形成氢化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是第二周
7、期IVA族元素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XC.非金属性:X﹥Y﹥ZD.X、Y、Z的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17.将等物质的量的SO2气体和Cl2同时作用于湿润的红色布条,则布条的颜色()A.变白色 B.变无色C.不变色 D.先褪色后又复原18.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O2(空气)HNO3(稀)A.Cu+AgNO3→Cu(NO3)2B.Cu+HNO3(稀)→Cu(NO3)2△C.Cu+HNO3(浓)→Cu(NO3)2D.CuCuOCu(NO3)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