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ID:16593036

大小:403.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3

【化学】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化学】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化学】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化学】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化学】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余姚中学2013学年度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化学总分10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5每题2分,16-20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D.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2.以下物质:①甲烷 ②苯 ③聚乙烯 ④聚乙炔⑤2-丁炔 ⑥环己烷 ⑦邻二甲苯 ⑧苯乙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B.④⑤⑦⑧C.④⑤⑧D.③④⑤

2、⑦⑧3.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碘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然后过滤D.乙烯中混有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洗气4.从柑桔中炼制出有机物,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6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C.其一氯代物有8种D.1mol该物质与1molHCl加成所得产物有四种5.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实验测得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

3、子且碳氢质量比为7.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 B.角鲨烯是高分子化合物C.1mol角鲨烯最多可与6mol溴单质加成D.角鲨烯与分子式为C29H48的物质可能属于同系物116.现有下列各组物质:①甲烷和乙烯;②乙烯和乙醇;③苯和乙炔;④甲苯和邻二甲苯;⑤丙烯和2-丁烯,只要总质量一定,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是()A.①③B.②③④C.③⑤D.③④⑤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Ca(OH)2微溶于水,所以Ca(OH)2是弱电解质;②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③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但它是

4、电解质;④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所以是弱电解质;⑤SO3溶于水后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⑥Cu能导电,但它不是化合物,所以Cu是非电解质A.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⑤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C时,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B.标准状况下,1molCF4中含有的电子对数目为4.0NAC.1L0.5mol·L-1的H2SO3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NAD.一定条件下1molN2与3molH2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NH3分子数小于2.0N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0、△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

5、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当弱酸的浓度相同时,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B.合成氨的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要保证整个过程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相同D.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

6、2-)>c(H2CO3)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溶液中:NH4+、Fe2+、NO3—、Cl—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C.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11D.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1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溶液中(KW为溶液所处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B.pH=7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等体积0.1mol·L-1硫酸与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溶液13.下列事实不

7、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上合成氨采用较高的温度 B.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C.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 D.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K(g)+NaCl(l) 1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