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70331
大小:25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2
《【生物】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庆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理科)说明:本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题目相应的位置,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在下面的选择题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60分。1.下列各项中
2、,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不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新物种形成的必须要经过地理隔离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然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D.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个体3.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4.遗传育种的方法不同,所依据的原理也不同,以下不能作为遗传育种的原理的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
3、中心法则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的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6.体温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有影响,主要是影响( )A.汗液的蒸发 B.热量的散失 C.酶的活性 D.身体的活动117.现在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8.反射的结构基础是A.感受器B.效应器C.反射中枢D.反射弧9.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A.淋巴结B.吞噬细胞C.垂体D.溶菌酶10.下列
4、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1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小脑C.下丘脑D.脊髓12.下列关于兴奋在突触处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B.神经递质的释放,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突触后膜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D.在突触处传递兴奋时,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转变成化学信号
5、13.细胞1的分泌物不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A.胰岛素B.抗体C.促甲状腺激素D.胰液14.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由下列哪些组成()XYA耗氧量体温B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C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A.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间隙B.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突触前膜、递质、突触后膜1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A.双向传递B.单向传递C.终止传递D.反向传递16.神经递质的储存和释放过程是()A.由突触小泡直接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由高尔基体直接释放到突触间隙中C.由突触小泡出来后经突触间隙释放到前膜D.由突触小泡与前膜
6、融合后由前膜释放17.下列四种器官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11A.淋巴结 B.胰腺 C.胸腺 D.脾18.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可维持在一定范围,与其无直接关系的物质或过程是()A.胰岛素的作用B.胰高血糖素的作用C.生长激素D.糖类转变为蛋白质19.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20.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B.前者是垂体,后者
7、是甲状腺C.两者都是下丘脑D.两者都是垂体21.某同学没吃早饭,到上午第4节课时,下列有关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B.肝糖原分解增多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2.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两者之间变化的关系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B.T细胞浓度——HIV浓度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23.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生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