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北京市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北京市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ID:16552592

大小:94.0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2

【化学】北京市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化学】北京市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化学】北京市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化学】北京市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化学】北京市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北京市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B.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D.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B.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C.非金属单质既能失去电子,也能得到电子;D.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解答:解:A.元素化合价升高,失

2、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则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该元素一定被氧化,故A错误;B.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所以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故B正确;C.非金属单质既能失去电子,也能得到电子,如Cl2+H2O═HCl+HClO,非金属单质可以是氧化剂,也可为还原剂,故C错误;D.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从元素的化合价角度和常见的反应实例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3分)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

3、离出H+、Na+、SO42﹣.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NaHSO4是盐B.NaHSO4是酸式盐C.NaHSO4是钠盐D.NaHSO4是酸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区分,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同时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的化合物叫做盐.可根据阳离子对盐进行分类,酸式盐既能电离出氢离子,又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以此进行分类.解答:解: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Na+、SO42﹣,含有酸根离子、金属阳离子和氢离子,属于酸式盐

4、,15从阳离子的分类可看成钠盐,而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所以D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盐的分类方法和角度. 3.(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依然有丁达尔现象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A.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没有;B.溶液和胶体都可透过滤纸;C.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

5、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得到氯化铁溶液;解答:解:A.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所以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故A正确;B.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nm~100nm,溶液和胶体都可透过滤纸,故B错误;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得到氯化铁胶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

6、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得Fe(OH)3沉淀,故C错误;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得到氯化铁溶液,溶液无丁达尔现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应用,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4.(3分)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为6.02×10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2 B.2g氢气所含分子数目为2×6.02×1023 C.在25℃,1.01×105Pa时,11.2L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6.02×1023 D.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氧

7、气混合物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2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分析;15B、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n=计算得到分子数;C、不是标准状况11.2L氧气物质的量不是0.5mol;D、依据n==计算分子数.解答:解:A、2.4g金属镁物质的量==0.1mol,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6.02×1022,故A错误;B、2g氢气物质的量==1mol,所含分子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