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ID:16551372

大小:151.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语文】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语文】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语文】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语文】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1)自九年前《赤兔之死》获得高考作文满分后,文言作文几乎年年都有。其极致是去年的甲骨文作文和今年的冷僻字入文。对此,社会反响热烈,媒体更视这两个考生为“古文字达人”、“古文奇才”。(2)究其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在于大时代的激荡与影响。这种以再度回归传统作自己身份标别的文化选择,无疑给这些高中生痴迷古文提供了难得的机缘。回想当年,新文学运动风头正健的时候,如林纾等人坚持纯正的古文,以为制器可求日新,而为文不能躁进,这样平实的论说居然还遭到讥讽,真让人不能不重生感叹:有时候,纵使你手握真理,也不一定抗得过时势。所幸今天,已经

2、走出盲从迷思的中国人知道了,鹦鹉巧舌,终非真声,所谓现代化绝不是传统的中国走向现代的西方,更不是“他者化”和“后殖民化”。其间,一种从来秉承的传统才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基始,而我们的任何发展最终都不过是对这种传统的再度确认和回归。以这样的认知来看文言文,显然就不仅仅是之乎者也、骈四俪六而已,它是保存并接引人走进传统的重要凭依,甚至就是这种传统的一部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包括“新古文运动”在内的古诗文在民间和网络上全面复兴。人们重拾对文言的兴趣,印证着又一波时势造就的必然。对于这样的时运势转,我们有大欣喜。(3)不过话说回来,与当下的国学热一样,这一波文言热也存在

3、不少问题。我们知道,作为与白话文相对的语体文,文言文有自己特殊的体式要求,有一整套关于起承转合、过接缴结的义法要求,它讲究意旨绾凑,笔法周匝,其虚字实字的调用与间架局势的布排无不极见巧难,而文章主旨的呈现与气调脉络的贯穿更有重重的讲究。但今人对此知之太少,甚至不加理会,以为翻一部《古文观止》读几篇唐宋八大家就可以纵笔横肆,结果写出的东西与近现代人明显存在差距,比之古人,更岂止有真鼎与伪觚之判。(4)以今年那篇用极僻字的满分作文为例,能用文言论说当代环保话题,非出宿构,又不跑题,诚然不易。但对照其后来发布的译文,他对所用字词的理解显然多有错误,更远谈不到适切。如“每啮毚臑”一句中的“毚

4、”字,《广雅》释为“狯”,通常用来限饰兔子而不及他物,更不单用,今径解作“兔”并用来修饰“臑”,明显不通。又如“睇眄”一词相对常见,状人斜视顾盼之貌,多用指女子,故曹植《七启》有“红颜宜笑,睇眄流光”,泛用作极目远望讲,是望文生义。末句“亲房”一词,在古代特指家族的近支,解作双亲,更是不明传统礼仪文化之误。再说句,全文句式单一僵直,大体以四字句为主,整句与散句的转接承仰比较生硬。其间“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于树下”云云,不知省文就简如此,更不知是何句法?最后说意,不能不说,选用文言并没有给作文带来多少深邃的意境和特别的效果,相反,字句与意思并不密合熨贴。末段陈说个人理想的生态环境,有“

5、抾其落桃,投9于苙”,将落在水中的桃子投入猪圈,是何意象?此意象与天人相得的和谐生态又有何关系?诸如此类,殊为费解。(5)我们根本无意对一个高中生的文言作文百般苛求,我们在意的是,在基本没做或根本不能做过细识读,并不知自来的传统,强为攀扯、炫奇逞怪最是作文之大忌的情况下,就将他拔高到奇才,乃至拔擢至与古人等列的哄抬方式,这种方式很能凸显文言文在今日的荒败与贫瘠。包括那篇甲骨作文,据刘钊先生讲,其实杂合金文、小篆,多有杜撰处。然而许多人虽不知不识,却一味夸扬。我们只能说,当一种东西实在太过稀缺,拥有它一点点就会被人无限放大。而那些放大它的人,通常也仅仅是以这样的哄抬作为对这份稀缺的交代

6、,他们真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吗?待一转身,这份稀缺是不是依旧会被远远地排斥在他真实的生活之外?这都是有得一问的。对文言文也好,进而对国学乃至一切传统文化,哄抬和爆炒绝不是尊重,与其哄抬它爆炒它,不如以平视的态度亲近它体会它,这比关注高考满分作文,然后作者刻意求奇、读者一哄而上要重要得多。(6)当然,平视和亲近不等于亵玩。不久前,弘晔传媒推出无厘头版的古文今译图书《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书中的翻译自无大错,但以“你亮叔我跟你讲几句,你爸当年出来混,半道上就给挂了”来翻译《出师表》,以“你丫看不见吗”来翻译《将进酒》之“君不见”,如此将前者弄成黑道版,后者弄成潮语版,就有些过了。所以,当

7、此疑信互出,哄抬与解构兼杂的新一波的古文热,我们的心情真很复杂,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8月6日汪涌豪《文言文的当代际遇》,有删减)二、阅读下文,完成6——11题(14分)孟浩然的疏离9①“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②《夜归鹿门歌》是孟浩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特色,用闻一多先生话来说就是:淡到看不见诗。起笔平平写去,从黄昏喧闹的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