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51328
大小:1.55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8-22
《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旅游资源与开发一.概述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三.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四.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发育五.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的欣赏与利用EXIT第三章第五节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一、概述(一)、何谓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产生于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的,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旅游资源。(亦称岩溶地貌旅游资源。)(二)、喀斯特作用的概念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三)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出露情况分布广
2、。从热带到寒带,大陆到海岛均有;总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0%左右,我国分布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1/7);两广、云、贵、川所占面积最大。(四)、我国古代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远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便有“伏流”的记载。“伏流”即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暗河。明末(300多年前)的《徐霞客游记》是世界最早而又全面叙述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伟大著作。(五)、研究“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意义: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奇峰异石,暗河、地下湖等景观奇特,古溶洞、古生物、古人类化石。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一)、喀斯特作用化学机理1、化学CO2、物理C
3、O2、有机成因CO2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2、CaCO3在含碳酸的水中溶解形成侵蚀性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溶解后的CaCO3从水中沉淀形成堆积性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3、总反应:第1页共10页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当水中CO2含量增加时(温度降低,或大气中CO2分压增加),正反应进行。当水中CO2含量减少时(温度升高,或大气中CO2分压减少),逆反应进行。从而形成侵蚀性或堆积性的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二)、喀斯特景观发育的条件最基本条件:作用能否进行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水的溶解力。喀斯特作用强弱程度条件: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流动性。1、岩石的可溶
4、性可溶性取决于岩石的成份和结构第2页共10页化学成份矿物成份矿物颗粒大小、形状、排列、岩石的胶结物质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从成份看:三大类可溶性岩石碳酸盐类(石灰岩,CaCO3,白云岩MgCO3)硫酸盐岩类(芒硝、石膏、硬石膏、CaSO4、CaSO4、H2O、Na2SO4)卤盐类岩类(石盐、钾盐、NaCl、KCl)其中以碳酸盐岩类为主,虽然溶解度小,但岩石分布面积很大。2、水的溶蚀力大气中CO2水中CO2的3个主要来源有机成因CO2无机成因CO2第3页共10页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大气中CO2:表1各种溶蚀因素导致的溶蚀强度(据L·
5、jakucs)第4页共10页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喀斯特表2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水中CO2的含量(根据Д·С·Соколв)第5页共10页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有机成因CO2:表3土壤空气中CO2的含量(%)第6页共10页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无机成因CO2:如黄铁矿氧化并水解3、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孔隙度和裂隙度,孔隙度一般很小,为2—7%,现代的贝壳灰岩和珊瑚灰岩可达40—70%裂隙度影响最大。与岩石构造作用、纯度、厚度有关:如张性断裂带(深、长、密集),常出现在背斜顶部,向斜深部。质纯石灰岩与泥质灰岩的透水性厚度大的石灰岩的透
6、水性喀斯特化程度本身的影响第7页共10页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4、水的流动性(1)、有新鲜的溶解有CO2气体的水不断加入增加溶蚀力。(2)、几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混合使饱和液变为不饱和液。(3)、水流经的途中,T和P变化,使CaCO3发生溶解或沉淀。(4)、机械侵蚀作用。热带地区降水量大,循环快,水流动性强,岩溶作用强于寒带、高寒带。干旱地区降水量小,溶液很快饱和,溶蚀力微弱。(三)、影响喀斯特景观发育的自然因素1、气候的影响:气温、降水。2、地貌的影响:平原区、分水岭地带、深切割同地边缘区、地表坡度大和小的地区。3、植被土壤的影响:植被、土
7、壤复盖度。第8页共10页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四)喀斯特景观中的水流动态喀斯特水(岩溶水)喀斯特水的运动形式:孔隙水、裂隙水、管道水、溶洞水、水平流动、垂直下渗、潜水、承压水。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图5—3--1)1、垂直渗透带2、季节变动带3、水平流动带4、深部滞流带第9页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垂直下渗带中发育的溶洞景观:垂直溶洞(漏斗、落水洞、通天洞)。季节变动带中发育的溶洞景观:阶梯状多层溶洞。水平流动带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中发育的溶洞景观:大型水平溶洞、多层溶洞。深部滞流带中发育的溶洞景观:小型、零星溶洞由于构造运动
8、使地壳间歇性抬升,早期上述四带中形成的溶洞系统,后期可抬升成为干涸或间歇性干涸的溶洞,而位于山体上部。如盲洞、穿(通)山洞。(图5—3—2)第10页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