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45275
大小:447.1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安徽省蚌埠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蚌埠二中2016届高三年级月考(12月)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D.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2.《十二铜表法》中有多
2、条这样的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以蛊术损害他人庄稼的,科处极刑;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处死以祭谷神;施魔法或以毒药杀人的处死刑。上述规定共同体现了罗马法A.鲜明的宗教色彩B.同态复仇的原则C.鲜明的等级特征D.轻罪重罚的特点3.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①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②突破传
3、统商业的时空限制③柜坊、飞钱开始问世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B.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C.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5.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
4、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12A.德意志帝国分裂局面仍然没有消除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德意志工人武装起义6.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1650年1750年1850年欧洲100140266非洲1009595亚洲330479749A.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B.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
5、洲人口的增长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的增长7.1789年,华盛顿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或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局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A.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B.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C.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D.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8.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
6、,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9.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辛亥革命12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D.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战略转折10.有研究
7、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11.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各地行礼自为风气,或仍沿前清旧习,或滥用缛节繁文、新旧庞杂、漫无标准为由,准备核定颁布《婚礼草案》,其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的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该《婚礼草案》A.表明婚姻关系纳入到法制轨道B.是新旧婚俗调和的产物C.消除了新旧婚制间的尖锐冲突D.抛弃了旧式婚礼的程序12.五四时
8、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B.阻碍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