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

ID:16544265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2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_第1页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_第2页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_第3页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_第4页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摘要:《李斯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中的第二十七篇,记载了李斯由一个平民百姓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官居丞相,封为侯爵,最后贪图富贵,身具五刑的人生轨迹,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史记》中的名篇。《史记.李斯列传》深刻地刻画了李斯的人物形象与性格,表现了司马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关键词:《史记》李斯人物形象人生思考李斯,字通古,战国时楚国上蔡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帮助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并且统一了文字与度量衡。官至丞相,权倾一时。后与赵高合谋矫诏杀扶

2、苏,立胡亥为秦二世,最终为赵高所杀。李斯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其结局也令人扼腕叹息。李斯的身上具有多重性格,如此复杂的人物性格在《史记》中是找不到第二个的。李斯成功的启示,惨死的结局,以及他一生信奉的“老鼠哲学”都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细细品味。一、强烈的进取精神《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一段交待了影响李斯一生的“老鼠哲学”的来历,李斯誓作“仓中鼠”。李斯一生都信奉此说,直至人生的终点。李斯本是平民,但是他怀有一颗积

3、极进取之心。而战国末期,风云际会,为像李斯一样身为草根阶层却怀有匡扶济世之志的人打开了一条通天大道。李斯曾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对荀子说:“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得时无怠”一句更是体现了李斯善于捕捉机遇的能力。李斯成也此,败也此。“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突出了李斯那种誓要摆脱平民身份、跻身公卿之列的强烈愿望。李斯入秦后成为了吕不韦的舍人,不久便步步提升,并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

4、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说明李斯在入秦初期便得重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后来由于郑国事件,秦王发布逐客令,驱除一切外国人。李斯名列其中。于是李斯上《谏逐客书》,反驳了逐客的理由,指出其错误性,阐述了“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使秦王收回逐客令,李斯官复原职。后来秦王称帝,拜李斯为丞相。李斯位极人臣,其“老鼠哲学”获得了巨大成功。李斯那种不甘与草木同朽,誓要功成名就的精神是很值得后人敬仰的。二、卓越的政治才能与文学才华李斯在秦灭六国之后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秦朝统治的的措

5、施,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斯“使秦无尺土之封,立子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无战攻之患。”(《史记·李斯列传》)这样就避免了春秋战国之时的诸侯征伐,不义战争,从根本上解决了诸侯割据的问题,减少了战争破坏,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与人民安居乐业。从此,中央集权为各个封建王朝所效仿,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法度、定律令”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规范。李斯创立了小篆这种字体来取代六国旧字,有利于政令的贯彻,为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更是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李斯的文学才华是有目共睹的。鲁迅曾说过“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

6、学史纲要》)。李斯是秦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也是秦代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李斯的《谏逐客书》、《论督责书》、《狱中上二世书》等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研究秦代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李斯的书法成就也是很高的,他创立小篆,开创一种字体,对后世影响深远。三、物极则衰的悲剧人生李斯位极人臣之后,名震天下。“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自己也说:“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史记·李斯列传》),可见李斯在享受着荣华富贵

7、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了忧虑。如果此时李斯能功成而退,仍不失封侯之位。但是李斯迷恋权势,热衷功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为其后来的惨死埋下了伏笔。始皇死后,赵高欲立胡亥,但是李斯坚持遵遗诏立扶苏,赵高抓住了李斯贪图富贵的要害,威逼利诱,使李斯一步步走入圈套、轻而易举地攻克了李斯这个难关,使其出卖了自己的良知,与赵高共立胡亥,逼死扶苏、蒙恬。如果此时李斯果断地处理赵高,那么后来李斯的结局也不会是悲剧。李斯虽然矫诏杀扶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