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30086
大小:165.0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四川省眉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眉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半期考试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50小题,60分。1-40小题每题1分,41-50小题每题2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2、斯塔夫里阿
2、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薄 D.专制王权强大3、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源自本周分封制的是:A.鲁HK009B.豫F34566C.冀G98765D.吉A345674、农村常可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过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
3、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A.强调血缘纽带B.强调尊老爱幼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不利于凝聚宗族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A.王位世袭制确立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C.宗法制形成D.分封制确立6、在沈阳二中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①“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
4、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14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②皇帝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类别交给六部中的一个部去办理。请回答:剧本①、②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 A.秦朝、汉朝 B.汉朝、宋朝 C.秦朝、唐朝 D.元朝、唐朝7、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
5、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8、西汉文帝出行时有人惊吓到他的马,此人被廷尉处以罚金。汉文帝认为处罚过轻,廷尉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据此可以认为汉初A.重视法治社会的建设B.官僚集团自觉守法C.官僚和法律牵制皇权D.法律权威高于皇权9、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
6、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10、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A.孝廉──门第──才 B.门第──孝廉──才C.门第──绩──孝廉 D.绩──才──门第11、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
7、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1412、右图是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图中右侧大字部分书写“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兹告示”等文。图中所体现的制度形成于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3、明成祖正式设立了内阁,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逐渐享有“票拟”权。此时的内阁:A.是六部的上级部门B.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8、C.是最高的行政部门D.是最高的决策部门14、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军机大臣与丞相的权力制衡》1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