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

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

ID:16529228

大小:40.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2

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_第1页
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_第2页
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_第3页
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_第4页
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圳观澜版画村古建筑群一座有300多年历史、几乎被人遗忘的古村落,一群隐逸于闹市之外的青砖灰瓦,如今摇身一变,已成为闻名世界的原创精品版画基地;版画艺术的沉静与古老村落的静谧,在观澜版画村奇妙地交融在一起,与深圳这座现代都市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这座古老村落青春焕发,正在成为一座风格独特的永不落幕的版画之都,成为深圳又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作为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作为深圳文博会的重要分会场,作为"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永久展览场地,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地艺术家逐渐涌入版画村。版画村一流的创作环境和居住环境,受

2、到了这些艺术家的交口称赞。到目前为止,观澜版画基地已与百余位中外版画名家签订协议,成为版画基地的签约画家。这其中就包括李焕民、宋源文、谭平、徐匡、阿鸽等国内著名版画家,以及来自比利时的莫里斯、英格兰的里德·勒登特、加拿大的盖伊·朗格文和阿根廷的爱丽西娅等国外著名版画家等。此外,国内外30余家知名画廊和艺术机构也相继进驻。世界一流的版画制作工坊和技术队伍,精彩绝伦的原创版画,旺盛的艺术生产、创意,成就"中国版画第一村"的美誉,并在世界版画艺术界始享盛名。一、版画村古民居建筑群之现状(一)版画村东区(陈氏龙门世居)概况据观澜版

3、画基地官方网站和观澜《陈氏族谱》显示,陈氏龙门世居被当地人称为牛湖新围场,以区别于附近的牛湖老围,居民以陈姓客家人为主,过去还曾居住过凌、谢、李、张、林等姓氏;相传越公的两个儿子文郁、文相为新围场的开拓者,至今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在文郁、文相二公定居之后,清干隆年间迁自广东五华、后世发展为观澜望族的振能公系陈氏家族的振玖公,和振芹公的部分后裔,及其他姓氏的客家人也陆续迁入。陈氏龙门世居原是一座方形围村,围内房屋为古宝安地区典型的飞带式垂脊排屋,围村大门有"龙门世居"匾额,故又名龙门围。后因人口繁衍,又在围村南面新建房屋,逐渐

4、成今天所见之规模。村前有风水塘(现已填平建成版画工坊),后有山林,环境清雅优美,围内巷道纵横整齐,房舍高矮错落有序,原围村四角建有炮楼或门楼,设两三个大门供村民出入,村前有包篱连接水塘,防盗功能完善。据当地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龙门围和大树田村各有两座炮楼,以钢索相连,人可通过钢索滑动于炮楼之间,两村守望相助,防御工事一体化。现钢索早已拆除,龙门围如今只剩下一座残破的炮楼。龙门围的"围"已不存,至今仅存围门,位于村西角,为两面坡瓦顶门厅建筑,横额书"龙门世居"四个大字,两旁有彩绘壁画及诗文。屋顶有船型正脊和飞带式垂脊,正

5、脊残存狮子造型泥塑。陈氏宗祠位于村子第一排房屋中间,修建于1926年,是一座三开间三进二天井的建筑。据本村老人回忆,当年的陈氏宗祠雕梁画栋,泥塑壁画,古诗名联,富丽堂皇,神龛雕工精致,色彩斑斓;祠内有厨灶,娶亲用的花轿、锣鼓和台凳桌椅等整套庆典用的器具都存放宗祠内,逢年过节或操办喜事,全村热闹非凡。在1950年后,这些器具基本上被村民分掉或被毁弃,至1966年又遭逢大劫,宗祠内的神龛、神主牌等全部化为灰烬,雕塑壁画亦荡然无存。该祠堂现状较破败,已列为危房,版画基地正与陈氏族人商议修缮事宜。从现存的建筑物来看,其装饰较为讲究

6、精美,正立面为三开间,正门横额字体已模糊不清,前堂正脊作"博古纹+主画+博古纹"的脊饰,左中右三幅泥塑主画,为山水花木、亭台楼阁、走兽等题材,博古脊头上也做各种泥塑装饰,如花鸟瑞兽、吉祥宝物等,十分讲究。垂脊为本地民居常见的飞带式垂脊,垂脊前有瑞兽泥塑,已残缺。正门檐下挂有木雕封檐板,有花鸟、宝物、瑞兽、瓜果等题材,精美细腻,彩绘或金漆已脱落。檐下依稀可见彩绘壁画。前堂两侧二开间为天台式建筑,天台外沿有色带,色带边饰精致花纹,中间有花鸟泥塑,还依稀可辨诗文,色带下面作锦鲤吐珠样式的排水口。中堂、上堂均有木雕封檐板,遍饰色带

7、、壁画、财源广进(白菜)样式排水口,多残缺灭失。中堂有船型正脊,饰以彩绘泥塑,山墙两侧各开两道门,作拱形和如意形门罩,分别与侧室及外面的横巷相通。陈氏宗祠后面左侧还有一间小小的凌氏家祠,为一开间二进一天井建筑,正门有"凌氏家祠"匾额,两侧饰有精美壁画,为人物、花鸟等题材。陈氏龙门世居炮楼位于村北角,五层,较低矮残旧,为天台铳斗式,样式简单,铳斗为天台对角式,开长方横形射击孔,天台外沿有蓝色色带,无其它装饰,非常檏素。内部结构多已灭失,较破败,现为危房,已关闭。(二)版画村西区(凌氏大树田村)概况大树田村风景秀美,是凌氏客家

8、人的聚居地。据大树田村凌月友老人口述,清代中期凌氏四兄弟自广东省平远县迁居观澜牛湖,其三落户于今大树田村,其一落户新围场,陈氏家族迁居新围场的时间约比凌氏晚二三十年。这一点在本地陈氏族人那里也得到了印证。由于陈氏家族在新围场的人口繁衍越来越多,凌氏最终全部迁到大树田村。至今新围场的陈氏宗祠后面左侧那间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