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音乐概论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

ID:16529120

大小:8.17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18-08-22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_第1页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_第2页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_第3页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_第4页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一、概述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发展急速,变化多端的时代。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下,映入我们眼帘的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神奇。世界范围工业化革命,机械化生产兴起,嫦娥奔月的神话变为现实,电子技术改变了旧的运算模式,信息革命、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生物革命、等等的到来,促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观念、新的艺术趣味层出不穷。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音乐也随之产生让人耀眼夺目的音乐,追求新的创作手法,新的技法,新的音乐语言,新的材料等等。二十世纪五花八门音乐的产生,让我们对传统音乐理论中对“音乐”这个词的肯定产生了疑问。一些噪音,未经艺术再创造的声响,居然也是音乐

2、。在舞台上坐一阵,毫无音响可听,也是音乐,一些离奇怪尖叫刺耳的声音也是音乐。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审美的理想出现前所未有的“是与否”的挑战。二、20世纪音乐总体特征内容、题材方面的变化:1、出现了更多的表现自然科学或抽象概念的作品;2、出现了更多的描写非人间的幻想世界的作品;3、有的作品内容抽象,缺乏感情,不知所云。形式、表现手法方面的变化:旋律:不流畅、不声乐化,很少曲线起伏,很多大跳进行,且呈棱角形线条;不对称,不呼应,有的没有句逗,缺少规律。和声:频繁出现各种不协和音响,不协和和弦不再需要解决(勋伯格称之为“不协和音的解放”);频繁使用11和弦

3、、和弦等;除三度结合外,还有四度、五度、二度结合等。复调:两个或更多的主题出现在不同声部时,各有不同的调性,由此形成多层次的复杂织体。调性:不明确,有的虽仍有中心音,但自由使用12个音级,没有自然音与变化音的区别,也没大小调的区别;转调不必过渡,甚至不转调就引入陌生和弦;使用教会调式,欧洲民间音乐音阶,以及印度、爪哇、远东各种音阶;自己创造音阶,如巴托克、布索尼、梅西安的音阶等。有的没有调性,没有中心音,甚至音与音之间互不连贯,只是强调单个的、孤立的音响。节奏:自由多变,捉摸不定,有时频繁变换节拍,不限于单一的节拍形式;有时多奇数拍子,如7拍子、9拍子,甚至11、

4、13拍子;有的有小节线,有的没小节线,把节奏从小节线中解放出来;如果说,过去的音乐经常从乡村舞曲和大自然风光中获取节奏的话,那么,现在是从城市生活,从工厂和机器声中获取节奏,它更有动力,更有现代气息;也有的是从非欧洲的、特别是东方原始艺术、爵士乐以及欧洲古代自由诗中寻找不寻常的节奏。配器:管弦乐队室内乐化,突出个别乐器,重新讲究各个声部线条的清晰,从和声织体转向复调织体;弦乐不再占有主导地位,以避免过分的浪漫主义倾向,管乐突出,打击乐成为主要乐器,不再处于从属位置;不断寻找新乐器以及新的发声器械(包括噪音),探索不寻常的演奏方法,发现独特的音响、色彩,如使用极端的

5、音区、新的乐器组合等;音色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曲式:传统曲式中统一和变化的原则仍然十分重要,但如何统一、变化,各有新的办法。有的如从乐谱分析,结构很规则、对称,听觉却不易辨认;有的则很不规则、对称,很少有2、4、8小节的方整性结构形式,句逗也不清晰。由于“偶然”因素的引入,还产生了不固定的形式。至于有些具体音乐、电子音乐、音色音乐、非歌唱性的“新人声音乐”(NewVocalism)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因而也很难用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加以说明。三、20世纪音乐的主要内容1、二十世纪音乐的新开端①后浪漫派: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

6、、埃尔加、福雷、肖松、普契尼、斯克里亚宾。②印象派:德彪西、拉威尔、杜卡。2、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贝尔格、威伯恩3、新古典主义音乐。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4、民族主义音乐(新民族乐派)。巴托克5、序列音乐、十二音列:勋伯格、梅西安、布列落6、电子音乐:斯托克豪森7、偶然音乐:凯奇8、“唯音”音乐、环境音乐、概念音乐、简单乐派9、爵士音乐与流行音乐:格什文10、新音乐的延伸:新音色、新形式表现主义相关绘画1、施密特-罗特鲁夫的《夏天》(1913):色彩浓烈、线条简单、棱角分明、版画形态2、康定斯基的《塔影图》(1908)3、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姑娘》(1907)第二

7、节表现主义音乐一、概述如果我们把巴黎作为印象主义音乐活动的中心的话,那么,维也纳就是表现主义音乐产生的另一个中心,这个城市哺养了这个音乐流派的发展,表现主义思潮最先是在绘画是诗歌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是德国人对法国印象派的回答。二、表现主义音乐产生的时间、地点、代表人表现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流行于二、三十年代,创立者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后得到其学生贝尔格和威伯恩继承和发展。产生地点在维也纳,所以又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以别于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三、表现主义音乐的特征表现主义音乐是德国人对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回答,从印

8、象派与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