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21197
大小:1.8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8-14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1.问题定义21.1背景介绍21.2系统要求22.可行性研究22.1经济可行性22.2技术可行性32.3操作可行性33.需求分析33.1概述33.2系统背景33.3系统目标43.4用户需求43.4.1使用范围43.4.2功能要求43.5数据流图分析53.6数据流分析73.6.1系统的概念模型74.概要设计114.1任务概述114.1.1目标114.1.2运行环境114.1.3需求概述114.2总体设计124.2.2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124.2.3功能分配134.3数据结构设计134.3.1
2、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134.3.2物理数据结构设计154.3.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165.详细设计165.1编写目的165.2项目背景175.3定义175.4总体设计175.4.1需求概述175.4.2软件结构175.5.程序描述18ii5.5.1用户管理模块185.5.2学籍管理模块195.5.3奖罚记录管理模块215.5.4课程管理模块215.5.5教师信息管理模块235.5.6查询学生信息模块235.5.7错误信息处理模块246.部分设计与实现256.1Web服务器环境的搭建256.2实现数据库2
3、66.2.3实现数据库的连接266.3关键技术276.4部分系统功能的实现276.4.1系统的登录界面276.4.2用户登陆后的主界面286.4.5管理员的功能306.4.6退出系统327.总结32参考文献33ii德州学院计算机系2008级计算接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页眉都写错了,页脚页号要靠右。的设计与实现(德州学院计算机系,山东德州25302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计算机在代替和延伸脑力劳动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工业方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越
4、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而在学校里,也需要计算机来处理大量的学生数据。在数字化的今天,为了加快学校学籍管理,以及使学校对学生数据的管理更加简单。开发一套学籍管理系统迫在眉捷,结合本次课程设计设计的题目开发了学籍管理系统。本文是对学校里的大量学生学籍信息处理的研究。本文是基于B/S结构的在线学籍管理系统,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界面的开发两个方面。本系统用ASP.NET进行开发与设计,用SQL2005开发后台数据库。在界面外观上便于浏览和操作,数据查询时简单快捷。系统实现了学生信息的添加、
5、删除和修改,以及用户的注册、权限设置。关键词:管理系统;ASP.NET;SQL2005;B/S;33--德州学院计算机系2008级计算接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1.问题定义1.1背景介绍学籍管理系统正文字体为小四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
6、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系统要求·学籍管理者根据新生入学,审查合格以后,根据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给每个新入学的新生录入学籍(学籍信息:学号,入学年份,学制,层次,专业,系别,班级);·学籍管理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录入每个系,每个专业,每个学期所开设的课程;·任课教师根据学籍管理者分配的账户密码,登陆系统以后录入所选该课的每个学生的成绩;·学籍管理者根据各系所上报的奖励的学生,违规违纪的
7、学生,给予相应的奖惩记录;·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学籍信息,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有不及格的科目,对有异议的信息可以向学籍管理员提交修改申请;·系统中保留每届毕业生的学生的信息,学生毕业一年后信息转储,但随时可以查询,输出。2.可行性研究2.1经济可行性此系统要求增加新的硬件(如服务器,新的计算机,新的网络设施),在系统上线之后,欺软硬件的维护成本也是必不可缺少的。对软带来的收益和耗用的成本进行计算都可以判断经济可行性。由于本次是做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周期比较短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收益进行调查。2.2技术可行性二
8、级标题不需要空格。33--德州学院计算机系2008级计算接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当前开发小组成员以前开发过类似的系统开发,对其软硬件操作环境,编译环境以及网络布局都比较熟悉。暂定开发工具用ASP.NET,开发语言用C#,利用B/S模式开发,操作系统windows;数据库用SQLServer2005。开发小组由于是本班成员,曾经有过合作经验,在沟通上不是问题,所以当前这个系统再技术上是可行的。2.3操作可行性本系统是基于B/S开发模式的Web应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