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19200
大小:161.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13
《【历史】河南省鹿邑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鹿邑县高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说明:本试卷分值为100分,做题时间为90分钟。本试卷分2卷共4页。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治)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力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是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
2、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帝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任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3、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是()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4、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
3、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5、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上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10①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②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③北宋设立枢密院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鸦片战争前,英国有人叫嚣,中国禁烟“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对英国是很有利的,因为这终于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英国认为战争“有利”主要体现在通过战争可以()A.打开中国市场B.扩大鸦片输入C.控制清朝政府D.开辟通商
4、口岸7、晚清政府某官员上书称,“……该两国带兵二万分踞京城,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清统治者对西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清②导致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侵略背景④清朝政府从此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灾荒等开支,全有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A.开始向西方学习B.追求平等的政治生活C.主张社会改革D
5、.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唯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九龙B.第二次鸦片战争——香港岛C.甲午战争——台湾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10、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10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
6、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于()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还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革命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13、《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3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
7、干的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D.“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发展14、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