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

ID:16518519

大小:5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13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_第1页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_第2页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_第3页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_第4页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艺术运用新潮陇东学院美术学院摘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指追求象外之韵,不拘于原物之形,以不似之似做到表达所画事物的内在本质,这是一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艺术大师齐白石从民间走来,带着泥土的芬芳,不畏艰难,勇于进取,把一股清新的乡野气息带入神圣的艺术殿堂。他从都市归去,魂归乡间故里,用文的墨砚浇灌满园的菜蔬。他的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拓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风格刚健鲜活,将自己的天然朴素情感纳入到一个广大的文化参照之中,进行“衰年变法”创

2、造了“红花墨叶一派”,解决了艺术上的“媚俗”与“欺世”的问题,成功的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巧妙链接,成就了“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独特美学,为中国画的创造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开启了现代绘画的一代新风,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奉献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似与不似”也是齐白石一生追求和探索的境界,本文试图从齐白石的艺术源头出发,注意他个性风格的研究,紧紧把握深藏在齐白石艺术世界深处的美学思想,在回味和欣赏他的书画作品的同时解读到书画之外的自然和人生之理,并不断挖掘齐白石艺术美学思想对21世纪中国

3、绘画发展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齐白石;似与不似;美学思想;探析引言齐白石(1864-1957),出生于湖南湘潭星斗塘。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农民,自幼家境贫寒,念不起书,很小就砍柴放牛,下田做农活。15岁那年便做木匠。16岁拜著名雕花木匠周之美为师,很快掌握了师傅的看家本领“平刀法”,后在雕花手法上大胆创新,发展为“园刀法”[1](第9页)。他是一个极具艺术天赋的人,学手艺的同时又涉猎绘画,颇有心得又富独特的创造,且凭着这点技术赚钱养生。27岁那年,同乡的胡沁园先生发现了他的才能,收为弟子,开始学画花鸟草虫

4、,兼学诗文。由于他天生好学,赋有灵性,白石先生40岁之前已在家乡一带很有名气,画画的本事已很出众,找他画像的人越来越多。仅从现在传世作品可以看到,他受到了西洋绘画的影响,形象逼真生动,维妙维肖。但那时作品尚处于模仿古人的阶段,对未来的艺术道路尚不明确。他的一位朋友郭葆生的来信对他画风的转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中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需要游历中求进境,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从这只言片语中他悟出其中之道,八年间五出五归饱览山水名胜,观赏古代珍品,开始了传统与现实结合的创作阶段,整理出

5、写生画稿《借山图》52幅,创作出《石门二十四景》。从这些作品中完全能够看出白石先生画风的根本转变。《石门二十四景》构图简括,笔墨凝练,形象鲜明,色彩浓丽,生活气息醇厚,已标志着白石山水画风格的建立,但其花鸟画还没有跳出李鱓、金农特别是“八大”的藩篱,作风冷逸,笔墨刻板缺少鲜明的时代和个人风格。他57岁那年离乡定居北京,靠刻印卖画艰难维系生计,在接受好友陈师曾的建议后,毅然决定“衰年变法”,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努力终于获得成功,他开始效法吴昌硕的大写意画法,那种浑朴凝重的金石韵味、浓丽厚重的色彩,博大雄浑的

6、气势,使之逐渐摆脱“八大”的冷逸,吸收民间绘画的稚朴情趣和单纯火爆的色彩,画风更为热烈活泼,天真烂漫。这种适合大众口味的艺术风格,完全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变化给艺术又提出的新课题。设想如果没有“衰年变法”的蜕变,也就没有齐白石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美学贡献。自此以后,齐白石名声大振,被公认为是开创了中国现代大写意画一代新风的先驱。这时的齐白石虽然已完全进入了文人画家的行列,但他从气质到创作上仍然保持着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布衣”精魂。齐白石一生创作了许多活泼可爱、生机盎然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山水人物、

7、花鸟草虫、水族动物,均具有鲜明、简洁、纯真烂漫的情趣。这些艺术形象的取得,是画家经过艰苦的劳动,长期观察和反复锤炼的结果,决不是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的。正如他说:“工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而复写生,自能形神俱见,非偶然可得也。”他对每一种形象的创作,都经过了反复的提炼取舍,精益求精,而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吹尽黄沙始见金”,“语不惊人死不休”,是白石老人艺术精神所在。白石老人自述其在青年时代就开始画虾,其间经过40年的临摹写生与创作过程,反复琢磨,反复锤炼,到了70岁

8、以后,方可得心应手,他对虾的习性,特征以及运动规律了如指掌,成竹在胸,几笔下去便能形神毕现,妙趣横生。他所画的荷花、紫藤、梅花、牡丹等花卉,也无不经过长期的写生和观察方能达到笔简而意繁的妙境。,齐白石不愧是不朽的艺术大师,仅用一句简单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解决了多少年来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艺术创作的基本问题。在他看来,太似则媚俗,写生者不是全然拷贝复印客观事物的,如果这样艺术家就成为了自然的奴隶,放弃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概括提炼,是对艺术创作的不负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