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16016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13
《京津冀一体化论文: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京津冀一体化论文: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摘要:文章介绍了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现代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现代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4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0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01002126)结项研究成果。北京、天津和河北两市一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今后三地不仅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变革,也面临着通过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
2、飞腾的大契机。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仅仅需要高级科技创新人才,还有大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一、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发展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京津冀的现代制造业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占据了这些城市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北京市主要发展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支柱产业。重点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现代制造业。天津市是北方重要的制造业发展基地,目前整个城市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滨海新区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初步形成,重点发展电子、汽车、冶金、航空航天等产业;河北省制造业的发展比北京、天津两个城市相对落后,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整个产业构成中
3、工业中的制造业仍占主体地位,重点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加快现代制造业结构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二、人才需求的状况据劳动部门调查统计,制造业各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如下:硕士以上学历占1.91%,本科学历占25.6%,高职学历占42.5%,中专学历占22.2%,中专以下学历占7.79%,这些数据表明:制造业对高职学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旺盛。由此可见,制造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三、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
4、区域优势,依托区域内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利条件,实施与企业的深层次战略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突出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融教学实习、生产实践、职业素质培养三位于一体,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和顶岗实习过程中,有意识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规模,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提高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将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切身感受职责、纪律等职业规范的作用和意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2.构建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对学习领域的构建与学习情境的
5、开发,实现课程构建工作过程化。对专业主要学习领域(课程)的重点建设,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相一致,实现教学内容的活动化。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认知规律,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形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性课程。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3.推进产学研合作教学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紧贴行业和企业需求,且具有前瞻性眼光。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双方共同进行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建设,合作开发技术案例用于专业教学等。针对工科专业办学投资大的特点,
6、学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建在学校,专业实验室建在企业,校企共享实验实训资源。双方共同组成科研团队,搭建研究平台,就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进行重点技术攻关,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根据企业要求,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技术人才。同时,可根据企业对技术人员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调节教学环节进度,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增加学生对生产实践的了解,从而有效缩短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四、结束语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以校企深度融合为途径,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共同实施专业建设,
7、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加快为京津冀经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业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2]何应林,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2006,(1)[3]刘春生,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3)[4]李萱,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j].社会科学论坛,2005,(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