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08774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10
《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五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五心”【摘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是学生学业的辅导者,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爱心、热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关键词】辅导员五心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五心”。一爱心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同池塘
2、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辅导员要有爱心,主要体现在对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学生的热爱。热爱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教育的力量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辅导员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辅导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体验,是辅导员爱的最高境界。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经常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
3、的情感。二热心辅导员的工作要有热情、有激情,工作态度要适合青年朝气蓬勃、奋发热情的特点。辅导员必须心中想着学生,行动上爱护学生,时时刻刻关心帮助学生,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学生军训的疲惫,成长的烦恼,学习的艰辛,理想的困惑,择业的焦灼……喜怒哀乐,成败得失都需要辅导员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如果辅导员能真心地去关心他们,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解决,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学会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将工作进行
4、到底。三责任心爱学生,才能无怨无悔地投入;尽责任,才能将爱转化成对学生的引领。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自觉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辅导员的责任心源于一种使命感。高校是青年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而辅导员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承载着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使命。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四耐心辅导员工作既繁重又琐碎。学生刚入学,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辅导员来帮助解答,这就需要辅导员有耐心,善
5、于倾听同学们的心声,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心平气和地做一名倾听者和解惑者。要不辞辛劳地帮他们熟悉环境;学生生病了,辅导员要像亲人一样在病床前嘘寒问暖;学生犯错了,辅导员要苦口婆心、严慈相济地教育其改正;学生困惑时,辅导员要当他的领航员,挖掘其闪光之处。辅导员可以比喻成针眼,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要经过这个针眼,辅导员工作就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可谓千根线一针连。2五细心所谓细心,就是要善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细心是做好工作的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6、辅导员的细心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做到心到、口到、眼到、腿到。心到,就是心里要时刻装着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过程、性格特点、生活情况、学习成绩都要了解、熟记于心;口到,就是要勤说勤讲,该说的一定要说,该讲的一定要讲清楚,做到大道理要敢于讲、善于讲,小道理经常讲、事事讲;眼到,就是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腿到,就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辅导员的足迹。辅导员的工作是复杂而多样的,是任重而道远的,做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辅导员不是一件易事,需要用饱满的工作热情
7、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处理好各种问题,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真正做到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细节启发学生、用严格管理学生、用状态燃烧学生、用实力征服学生、用行动带动学生、用坚持赢得学生、用自己的真心和努力去塑造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心服、口服、信服,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1]黄宝玲.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J].文教资料,2008(1)[2]骆宇颖.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J].科技信息,2009(33)[3]张莹.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
8、09(12)[4]魏冬梅.浅谈“五心”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J].新西部(下半月),2009(1)[5]程霄.浅谈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谈心艺术[J].福建高教研究,2009(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