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ID:16504271

大小:43.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10

【语文】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语文】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语文】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语文】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语文】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共6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那么它对教育或课程改革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诚然,全球化加速了其蕴涵的主导价值观或“文化霸权”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教育政策或改革措施方面的相互借鉴也日益增加。因此,全球化会带来同质性,会让各国的教育改革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都似曾相识。但是,教育政策与改革措施

2、是无法被借用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改革脱离了本国的文化生态都无法长久立足。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人们在引述这个道理时,往往关注的都是改革要符合国情,而忽视了国情,也会“调适改革”。正因为如此,各国即使遵循的是同样的改革理念,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也会出现差异。在一项同样是针对全球化时代课程分权改革进行的大型研究计划中,学者们先对美、法、西班牙、哥伦比亚四国作了个案描述,然后又对39个国家的课程分权改革状况作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全球化已使课程分权成为当今一个全球性的改革项目,但各国在实施这项改革时所选择的重点、采取的

3、策略及其效果仍然各有差异。其中,基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脉络、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治氛围进行的地方调适是造成这些国与国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同质性,同样蕴涵着创造多样性的可能,尤其是在我们能够主动调适外来的改革理念和措施的时候。如果说发现同质性意味着我们要警惕全球化外衣下的文化霸权的话,那么创造多样性则意味着我们应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主动调适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用我们的话来说,和而不同,才是中国的课程改革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应然追求。这也不只是理论假设,而是有其现实依据。早在十年前,当中国两岸三地启动课程改

4、革时,人们已经发现三地的改革无论在理念还是措施上都颇为相像,均折射出课程改革的全球化时代特征。在这种市场导向的氛围中实施改革,人们不得不面临着质量与公平、竞争与合作、标准与多元、控制与自主的困境。在大陆,这种困境则集中表现为改革中期外来的改革理念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磨合。作为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在面临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改革浪潮时,完全可以做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我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价值观,如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式决策体系、重视学生基础训练的传统、完备的教研体系甚至饱受抨击的应试文化。它们都会对那些“外来的”改革理念

5、与措施产生压力、作出调适,而对改革实施来说,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双刃剑。重点在于,我们是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的?我们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系统各个层级上出现的地方调适的?  1.下列不属于“课程改革调适”的原因的一项是()  A.任何改革脱离了本国的文化生态都无法长久立足。  B.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同质性,也蕴涵着创造多样性的可能。  C.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D.许多国家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价值观。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球化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相互影响与借鉴,教育政策与教改措施也

6、是如此。  B.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及政治氛围等是造成国家之间在实施课程分权改革时存在着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中国的课程改革面临的诸多困境体现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磨合。  D.中国的课程改革做到了“和而不同”,既适应全球化挑战,更具有本国特色。  3.根据文意,从文中举例说明划线处“双刃剑”的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3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19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

7、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9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资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官,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阳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

8、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