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03023
大小:52.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8-10
《2016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姓氏条目平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明:此文经《辞书研究》编辑删节后已于该杂志2009年第2期发表。原文提供了很多民间使用的自造字姓氏,因计算机输入有困难,发表时已删除,但《提要》部分未作相应的修改,这次作了调整。这次发表时恢复了部分被删节的内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姓氏条目平议徐铁生提要本文对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姓氏条目作了全面的评议。文章讨论了姓氏的简繁字、异体字姓氏以及同音字或音近字假借姓氏在辞书中如何处理的问题;对一些姓氏的注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还提供了一批鲜为人知的一字多音姓氏。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姓氏新版(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的特点之一即增录了大量的姓氏。粗略统计,共收姓氏181
2、8个,较之旧版增加了890个,其中大多为现代所使用。笔者浏览一遍,发现其中一些姓氏的写法和读音尚有可商之处,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编者商讨。一、《现汉》收录了一些并非姓氏的“姓”。如:(1)“召(zhào)”,傣语意为“主”或“官”,旧时傣族封建上层中的男子冠于名字前以表示其身份,而非姓氏。(2)褟姓实是禤(xuān)姓之讹。禤姓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由于它跟褟字字形十分相似,因此常被误写作褟。例如,明洪武中直隶宁国府知府禤明德,《万姓统谱》即讹作褟明德。笔者收集了全国1989个市、县的姓氏资料,尚未发现有人姓褟这个姓。(3)“筱”一般用于艺人的艺名,不是姓氏。(4)
3、“弗”乃费姓之俗写,不读fú,不宜收录。二、有些姓氏虽古有之,但《现汉》作为一本中型词典,除一些文献中常见的外,似不必都收录。例如候姓,虽《广韵》、《通志》、《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上都有收录,但都提不出具体使用的例子,似不可靠;藏姓见于《姓苑》,使用的人也很少。现在报刊杂志及地方志上每见之,实乃侯姓和臧姓之讹。这两个姓可以不收。舄姓初见于《姓苑》,《广韵》、《姓解》、《古今姓氏书辨证》皆云音“鹊”,惟清人张澍谓音“昔”。《现汉》从张氏说,音xì。此姓古书都说不清来由,也没有记载有什么人用过,现代恐怕也没有人使用,可不收录。却(卻)姓是古代羌人姓氏,今之却(卻)姓实乃郤姓之讹,亦可不收。三、异体
4、字或繁体字往往也是姓氏,例如“盪”、“祐”、“臈”、“鬥(鬭)”、“臺”、“穀”、“衝”、“龢”、“貉”、“崧”、“惪”、“鍊”、“埜”、“鼂”、“賸”、“匊”、“疎”、“蕅”、“塗”、“鬱”、“么”、“贠”、“祕”、“螘”等,它们与“荡”、“佑”、“腊”、“斗”、“台”、“谷”、“冲”、“和”、“貊”、“嵩”、“德”、“炼”、“野”、“晁”、“剩”、“掬”、“疏”、“藕”、“涂”、“郁”、“幺”、“员”、“秘”、“蚁”等,有的源出不同,本非一姓;有的为同一姓的分化。其中大多数现代都有人使用,不可相互替代,因此不应将“盪”、“祐”等姓视作“荡”、“佑”等姓的异体,而应分立为独立的姓氏(“盪”、
5、“貉”、“龢”、“崧”、“賸”等姓现已不用,可不收录)。姓氏用字有一定的书写习惯,异体字或繁体字除了一些可独立成姓的外,其他也并非可以随意使用。《现汉》将“”、“澣”、“彫”(“琱”)、“椀”(“盌”)、“堦”等作为“闩”、“浣”、“雕”、“碗”、“阶”等姓的异体,很不妥当。新版《现汉》收录了许多不该收录的姓氏异体字,但有的该收录的却漏收了。例如“矦”(=侯)、“曺”(=曹)、“冐”(=冒)在民间广泛被应用,在台湾它们甚至被看作与“侯”、“曹”、“冒”等姓不同的姓氏。“澹台”的繁体是“澹臺”,漏注了。筑姓的繁体是築:今江西贵溪的筑姓即是明永乐中贵溪县丞築应祥的后裔。不过,有的地方筑姓不能写作
6、築。例如贵州省贵阳的筑姓就是以贵阳市的别称“筑”,读作Zhú。汉族、蒙古族、满族、傣族皆有克姓。河北省及天津市地的克姓在清代地方文献中写作尅,而少数民族克姓当是译姓或译名之略,不能写成尅。所以,词典应同时收录“克(尅)”和“克”两个来源不同的姓氏。党姓源于古代羌人姓,最早写作瓽。羌人融入汉族后,一部分人耻于出于番人之后,将党姓写作黨。现在台湾姓黨的实际上原来也姓党。党姓不是黨姓的简写,二者应视为不同的两个姓氏。致于解放后大陆有一些被政府收养的孤儿,为了感激共产党之恩,有以党为姓的,当然也可以写作黨姓。因此,“党”、“黨”、“党(黨)”实际上是3个不同的姓氏。句姓本读去声,至南宋时避高宗赵构名讳
7、,改读平声;其后又分化为句(gōu)、勾(gōu)二姓。《现汉》以句姓为勾姓的异体,意味着二者可以互换。实际上它们早已分化为不同的姓氏,今皆有之,不可相互替代。《现汉》将句(gòu)、勾(gòu)作为一个姓氏,也不妥。南宋之前只有读去声的句姓,而绝无勾姓。苟姓自古有之,至五代后晋时,有敬姓者避石敬瑭名讳改苟氏。南宋时有句(gòu)谌避高宗赵构名讳亦改苟姓。宋以后一部分姓苟的因耻于“苟”与“狗”字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