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过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过程

ID:16502207

大小:4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0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过程_第1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过程_第2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过程_第3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过程_第4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njyigong.com 中国艺工 已知:工作台重量 W1=500N ,工作台最大行程LK=800mm,工作台导轨的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μ=0.1,静摩擦系数μ0=0.2,快速进给速度Vmax=15m/min 定位精度20μm/300mm,全行程25μm,重复定位精度10μm,要求寿命20000小时(两班制工作十年)。1)确定滚珠丝杠副的导程2)确定允许的最小螺纹底径3)校核4)机械传动系统图5)选择步进电机6)设计控制系统例:某台加工中心台进给用滚珠丝杠副的设计计算: 已知:工作台重量

2、 W1=5000N 工作及夹具最大重量W2=3000N  工作台最大行程LK=1000mm  工作台导轨的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μ=0.1  静摩擦系数μ0=0.2  快速进给速度 Vmax=15m/min 定位精度20μm/300mm  全行程25μm 重复定位精度10μm  要求寿命20000小时(两班制工作十年)。表11)确定滚珠丝杠副的导程因电机与丝杠直联,i=1由表1查得  代入得:按表,取  2)确定当量转速与当量载荷(1) 各种切削方式下,丝杠转速     由表1查得    代入得   (1)各种

3、切削方式下,丝杠轴向载荷由表1查得    代入得(3)当量转速由表1查得代入得(2)当量载荷代入得3)预期额定动载荷(1)按预期工作时间估算按表4查得:轻微冲击取fw=1.3按表2查得:1~3取按表3查得:可靠性97%取fc=0.44已知:Lh=20000小时代入得(2)拟采用预紧滚珠丝杠副,按最大负载Fmax计算:按表10查得:中预载取Fe=4.5代入得取以上两种结果的最大值4)确定允许的最小螺纹底径(1)估算丝杠允许的最大轴向变形量 ①≤(1/3~1/4)重复定位精度 ②≤(1/4~1/5)定位精度 :最

4、大轴向变形量µm已知:重复定位精度10µm,定位精度25µm  ①=3  ②=6取两种结果的小值=3µm(2)估算最小螺纹底径 丝杠要求预拉伸,取两端固定的支承形式 (1.1~1.2)行程+(10~14)已知:行程为1000mm,代入得5)确定滚珠丝杠副的规格代号(1)选内循环浮动式法兰,直筒双螺母型垫片预形式(2) 由计算出的在样本中取相应规格的滚珠丝杠副FFZD4010-36)确定滚珠丝杠副预紧力  其中7)行程补偿值与与拉伸力(1) 行程补偿值  式中:=(2~4)(2)预拉伸力代入得8)确定滚珠丝杠副

5、支承用的轴承代号、规格(1)轴承所承受的最大轴向载荷   代入得   (2)轴承类型两端固定的支承形式,选背对背60°角接触推力球轴承(3)轴承内径 d略小于取代入得  (4)轴承预紧力预加负荷≥(5)按样本选轴承型号规格   当d=30mm 预加负荷为:≥FBP     所以选7602030TVP轴承         d=30mm预加负荷为9) 滚珠丝杠副工作图设计(1)丝杠螺纹长度Ls:Ls=Lu+2Le 由表二查得余程Le=40绘制工作图(2)两固定支承距离L1按样本查出螺母安装联接尺寸丝杠全长L(3)

6、行程起点离固定支承距离L0由工作图得Ls=1290L1=1350L=1410L0=3010)电机选择11)传动系统刚度(略)(1)丝杠抗压刚度  1)丝杠最小抗压刚度Ksmin:最小抗压刚度 N/μmd2 :丝杠底径L1  :固定支承距离Ksmin=575N/m2)丝杠最大抗压刚度Ksmax=Ksmax:最大抗压刚度   N/mKsmax=6617N/μm(2) 支承轴承组合刚度1)一对预紧轴承的组合刚度KBO=2×2.34KBO:一对预紧轴承的组合刚度  N/μmdQ :滚珠直径  mmZ  :滚珠数Fam

7、ax:最大轴向工作载荷 N:轴承接触角由样本查出7602030TUP轴承是预加载荷的3倍dQ=7.144     Z=17   =60Kamax=8700  N/μmKBO=375  N/μm2)支承轴承组合刚度由表13两端固定支承Kb=2KBOKb=750  N/μmKb  :支承轴承组合刚度 N/μm3)滚珠丝杠副滚珠和滚道的接触刚度KC=KCKC:滚珠和滚道的接触刚度  N/μmKC :查样本上的刚度  N/μmFP :滚珠丝杠副预紧力  NCa :额定动载荷    N由样本查得:KC=1410N/μm

8、;Ca=3600N;FP=1000  N得KC=920  N/μ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