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

ID:16479422

大小:67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10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_第1页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_第2页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_第3页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_第4页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参考书目: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3、哈维兰主编《文化人类学》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一、课程设置目的及要求二、学科背景介绍三、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简史一、课程设置目的及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学科经典作品,同时由老师串讲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基本理念、架构和学科史。使学生熟悉民族学人类学理念和基本理论方法,用于今后的读书、调研、作业和撰写论文。促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以经典名著为依托,建立起理解学科架构、学科史、学科理论方法和学科研究范式的架构,最终增强阅读理解、批评对话、调查操作和撰写研

2、究报告的能力。教学方法每次上课都有一组人围绕一本书的内容来讲授,辅以课堂讨论。课外穿插阅读和撰写读书报告等活动。讲授时要把书里的关键内容提要出来。提要不全的,靠班里读书多的同学来补充和纠正。在此过程中,老师起到辅导和点评的作用,包括对读书报告和读书内容的点评。实践环节:一是自己动手去收集资料和制作PPT文件;二是在课堂上给同学讲课,演习向别人传达思路和传授知识的技术和方法。二、学科背景介绍1.学科概论即基本架构和理论方法,包括分支学科和主要应用领域。2.收集资料的方法:田野工作即实地调查。3.分析资料的方法:主要是比较研究。4.学科指导

3、原则(狭义的方法论原则)5.学科经典或名著。6.时事与形势。7.读书报告的写法1.学科概论(基本架构和理论方法)人类学: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体质人类学:探讨人类文化的生物学基础。一是关于人的出现及其进化,称为古人类学;二是关于现代人类的生物性差异。考古学:是通过人类的遗物和遗迹研究过去文化的方法。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学科。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是研究近现代人类(族群)及其文化的学科。3.分析资料的方法:比较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要从学科史中习得。学科史是学科发展历程。跨文化比较法(Cross—cultur

4、alcomparison)的基本前提是把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作为样本,对这些资料作比较研究,以便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通过跨文化比较的研究,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普遍性和复杂性;亦清楚地认识到各种文化是怎样变迁、怎样适应变迁的,使我们能预测文化变迁的方向。4.学科指导原则(狭义的方法论原则)我们以历史唯物论作为世界观,但生活的世界观不能代替治学的方法论。民族学人类学最基本的三个概念:跨文化的研究视角、整体性视角和民族志田野工作民族学人类学分析资料的方法及其指导原则:文化普同论、整体论(全貌论、整合论)、文化适应论与变迁论、文化相对论。普同论

5、:整体论有两个原则:一是人类社会的生物文化为一整体,我们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中不能顾此失彼。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局部没有意义,局部意义要由整体生出,或通过整体来的阐释。相对论即文化相对论。一是文化自成一体,它本身就是判断其价值的依据。二是所有文化相对于其自身的历史经历、生态环境和现实处境,都有其理由。我们要理解这些理由才能理解文化的价值。这两点对我们非常重要。5.学科经典或名著在学科史上发挥过重要影响,曾被学人反复引用,至今给我们的启示不亚于任何一部现代作品的著作。经典名著是学科史的延伸。我们要跟经典作家直接对话,还要学习往圣先贤在什

6、么时候把什么当成问题,怎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来解答问题。6.时事与形势民族学是通过研究文化理解民族特点,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人类学是通过研究文化认识人性,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学科。原因:首先,人是功利性很强的动物。其次,关注和同情别人的处境,尊重和理解别人的文化和价值,也是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7.读书报告的写法一是版本识别翻译质量;二是作者和社会背景介绍;三是著作内容和主题思想;四是作者选取的案例及其关联。五是别人对该书贡献的评价;六是你本人对该人、该书和别人评价的评价,包括你的推荐和批评。三、中国民族学

7、人类学简史中国现代民族学至20世纪中期发展的历史:即萌芽时期(1928年之前)、创立时期(1928-1937年)和发展时期(1938-1949年)。1896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人类学进入学校1903年,林纾、魏易合译德国哈伯兰的《民种学》1926年,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已经在南京建立。中国民族学界发生了几件大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族学组等研究机构建立、中国学者开始进行了民族学的田野调查等。1938年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中国人民投入了全面抗战,中国民族

8、学家在抗战爆发后向西部转移,加强了对民族、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更大规模地投入到田野调查工作中。在研究阵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比较以前也有一个大的进步。建国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中国民族学曲折发展时期(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