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51524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9
《由一个“争议”想到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由一个“争议”想到的前不久,笔者准备了一堂语文公开课,所授的是经典选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上同学们对本课主要人物的理解发生了争议,有人认为是于勒,有人认为是菲利普夫妇。课后交流时部分同事也提出了关于本课主人公“历来存在着争议”的观点。由于担心自己孤陋寡闻,我就上网查阅了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果然发现他们明确指出:“关于主人公,可以有不同见解,观点一,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观点二,主人公是于勒。”他们之所以认为于勒也是主要人物,原因有三:一是小说的标题就是“我的叔叔于勒”,按照平时的阅读习惯,标题所示人物就
2、是主要人物,如《孔乙已》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已,《范进中举》的主要人物是范进,《老杨同志》主要人物就是老杨。二是“于勒的贫富变化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没有于勒就没有菲利普夫妇,所以于勒是主要人物。三是关于主人公可以有不同见解,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提倡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此,笔者不敢苟同。首先,对小说题目作用的理解要因文而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题目不在于交待主人公,而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标题不是《于勒》,而要加上“我的叔叔”这
3、样的表示强调的修饰语?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段话:“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里一再重复强调“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为了表达若瑟夫对叔叔于勒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做法的不满。那么标题加上“我的叔叔”,实际上也正是寄托了若瑟夫这种情感。其次,“于勒的贫富变化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也只能说明,于勒是起了催化剂作用,没有催化剂,物质照样还是要反
4、应的。假如把“我的叔叔于勒”替换成“我的一个由富变贫的姑姑”或“我们的遭受了家庭变故的邻居”,我想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性格特征恐怕不会变。能替换的角色不会是主角,所以,这篇小说作者极力要表现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通过于勒贫富的变化让他们充分展示了虚荣、势利、贪婪、冷酷,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大量描写来极尽刻画他们的丑态。因此,于勒不过是一个道具和舞台,给他们提供了表演的空间和契机。没有于勒,也会有张勒李勒,而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却永远不会变更,正因为如此,课本编者在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想像一下,
5、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我们不难知道,他们肯定是极力讨好、巴结奉迎、想方设法去攀亲。那么可以这样认为:关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应当是作者极力要表现的那个人物,能充分揭示中心主题的人物,而不应当根据标题来形而上学地判断,当然也不能根据所用笔墨的多少来简单地判断,这一点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就是明证,虽然作者把卢进勇的行踪从开头交待到结尾,所用笔墨也最多,但我们感到最感人的最震撼人心的却是无名战士。作者极力要表现的也就是无名战士,卢进勇只是线索人物,是故事的所见所闻者,相当于扛
6、着摄像机的记者,真正的主人公却是他在拍摄报道的人。主人公的确认应当是在真正读通全文,理解作者表现意图之后才能得出的。再次,小说阅读是要“知人论世”2的,要分析作者生活背景和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写作意图。莫泊桑小说的中心主题大多情况下展示的是现实社会人们卑琐的灵魂,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也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小说通过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就是想表达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因此从展示“卑琐灵魂”和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个意图
7、来说,于勒也不是主要人物,他只是一个被动方,是“赶——盼——见——躲”这一系列行为的接受者,所以于勒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主题展示的,能揭示这样主题的只有菲利普夫妇。他们的虚荣、势利、贪婪、冷酷,充分揭示了金钱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就连亲情也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上述理由,足以说明本课的主要人物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笔者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会在教师中“历来存在争议”?为什么教师会在课堂上不辩是非,模棱两可地“和稀泥”,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阅读教学还要不要知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由此看来我们目前的语
8、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严重不足:一是教师专业修养不太到位,关于“于勒是不是主人公”,学生存在争议有情可原,因为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水平不足,阅读视野狭窄,对教材和相关文本挖掘不透,但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这种简单问题存在争议,是令人遗憾的。二是教学过程背离“授业解惑”的宗旨。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有些理解是客观的、惟一的,却非要来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忘记了“知识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的铭训,让学生在求知中莫衷一是,明明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却允许有“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