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4875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书法艺术分析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书法艺术分析论文书法艺术分析论文书法艺术分析论文 一、汉字结构的和谐对称美 汉字中有许多字型是对称结构的,反映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思维。它表现为许多汉字都是由对称的结构组成,如“林”,双木为林;“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谓之从;“炎”,一火之谓火,火多谓之炎;这些形体都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字符组合而成,集合以后就产生一种新的意思,这种独特的对称形式,往往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 同时,汉字是一种以线条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文字,线条组合的丰富性和稳定性也决定了汉字造型的灵活和稳定,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结合。灵活之中显得稳重,对称之中表
2、现和谐,汉字线条的这种独特的特征带给汉字的就是一种“骨”,这是一种从汉字本源所散发出来的“气”。 二、汉字具有形象意境之美 这是由于汉字的字型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象形字时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也就是说,随着事物弯弯曲曲的样子把他勾画出来。日;太阳的轮廓是圆的,而且高挂在天空,不断的发光发热,所以古人就把“日”简略成为一个圆形,中间一点。月,画成一个弯弯的形状,因为古人看到的月亮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弯的,所以古人将月亮画为轮弯月来表示。在中国人的眼中,线条不仅仅是线条,而是含有更多内在的
3、东西,如八卦,“一”代表的阳是,“一一”代表阴,用这二种符号就组合成为代表万事万物。中国的儒、道两家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就是说自然和社会的事物虽然纷繁复杂,但却都是由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原始材料按照一个基本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既所谓的太级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汉字就是多用象征的手法把事物化繁为简,以最简单、平易、意象的艺术手法来完成人的思想。例如: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形象生动。中国汉字讲究一字传神,人的无限思绪往往短短三五字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如“龙”字,中国是个崇拜龙图腾的国家,在草书中的龙,就是一
4、条张牙舞爪飞腾的巨龙的形象,因为这个字的意境深远,我们透过这个飞腾的龙字看到的是中国先民的精神崇拜和中国古老的文化。 三、汉字潜藏的文化之美 1.哲学思想 在汉字中的很多字形都蕴含着一些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我们先来看看汉字中最简单的“一”字,首先从“一”字的含义上来说,许慎在解释“一”的时认为: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有一而后有二,元气初分,清轻阳为天,重浊阴为地。正像《周易》上所说的“天一地二”,“一”是天之数也,“二”是地之数也,中国的先民就是这样把汉字溶入了更深的内容和意义,把汉字同
5、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在古代的汉字艺术中,有一种表现形式叫“计白当黑”,其实里面蕴涵了古人的“有”“无”的一种哲学思想,如齐白石画虾但不画水,而是用空白的纸面做水,他的虾给人看了以后感觉有种鲜活感,他以“无”表现“有”,把空白的空间留给观者,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填充,去意会白纸中的水,以“道家”的思想来解释,画出的虾就是“阳”,留下的空白的水就是“阴”,这样就在对立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 2.伦理思想 做人思想。在古代,人们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最关键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的道德修养很高,才能担负起治理国家天下的重任
6、,也是所谓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如“信”,《说文》解释:“信,诚也,从人言”就是人说的话要真实,如果一个人讲话不真诚,就达不到做人的基本原则,他就是不一个真正的,为大家所认同的“人”。“仁”,《说文》:仁者,亲也。从人二。《中庸》解释: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做人要做一个有爱心,有信用,能够对别人以帮助的人。中国易学有三才之道:立天之道,曰之日月:立地之道,曰之刚柔:立人之道,曰之仁义。可见古人将仁义作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来对待, 礼教思想。古时的礼教制度非常严格,如“君”,《说文》:“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意思就
7、是说,所谓“君”者,就是发号口令的人,慢慢的“君”字就成了统治者的代名词。“臣”就是一个被统治者的形象,“臣”是一个侧目、曲身、俯首称臣的人。在古时候,作为臣子,从来不能用目光与君王正视,这样做回被视为不敬,对君王所说的话就要无条件的接受,这就是古时的君臣之道。“孝”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说文》解释: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者也。“孝”在我国是有很深的思想根基的,子女孝顺才能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才能国家稳定,国之本在于家。 汉字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它包含着太多中华民族的
8、文化和思想,这其实就是汉字富有如此魅力的根源。汉字反映了民族心理,表现出了民族性和民族特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萧启如.从人字说起. [2]宗白华.神奇的汉字. [3]萧元.书法美学史. [4]李泽厚.美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