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

ID:16423075

大小:4.5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9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_第1页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_第2页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_第3页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_第4页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奥古斯丁简介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奥古斯丁遗传父亲敏锐的感受力和强烈的激情,

2、从摩尼教,到学院的怀疑主义,再到柏拉图主义,走过了不少曲折的道路,直到三十三岁那年,他才皈依了基督教。皈依后,他更加寻求对上帝更完全的认识,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他总是把信仰放在首位。“信仰就是把我们生命的门敞开,邀请耶稣基督进来,不单作我们的嘉宾,更作我们的主人。《忏悔录》简介《忏悔录》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卷一,歌颂天主后,记述初生至十五岁的事迹;卷二、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第二部分:卷十是分析他著书

3、时的思想情况;卷十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读后感悟自我反省坚持信仰禁欲苦行不吝赞美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文章几乎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充满着作者沉痛的忏悔,奥古斯丁认为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是有罪的。奥古斯丁把这些孩子小时天真无邪的举动认为这是“婴儿不是缺乏伤害他人的意愿,而是没有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最为深厚的宗教文化,认为人生来就是罪恶的,终其一生都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向上帝忏悔,博得上帝的怜悯与原谅。自我反省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需要忏悔的地方,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忏悔过反省过,又有多少人像奥古斯丁一样认真剖析自己

4、的过错,最后写成著作供他人参考并引以为戒。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如果做错了,除了狡辩掩盖自己的过错以外,无奈之下,我们选择沉默。我们又有谁会拿自己的过错与他人分享?古人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现在开始我需要积极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不断反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坚持信仰坚持信仰奥古斯丁追寻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不断向上帝倾诉自己在思想上、信仰上产生变化的每一个痕迹,不断批判自己,暴露自己的罪行和弱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最终奥古斯丁成为一名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基督教神学家。我们在呼唤“主啊,上帝啊”时,大多是由于需要它的帮助,而并不是出自于对上帝的真

5、正的信仰。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缺乏一种真正的信仰。寂寞的灵魂源于对生命的茫然,而对生命的茫然来源于信仰的欠缺。禁欲苦行禁欲苦行禁欲主义是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理论。而禁欲苦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通往天国,获得人生的最大幸福。奥古斯丁描述了灵魂升入天国的动人景象,为基督徒指明了通向天国的壮丽之路,即要想升入天国就要彻悟上帝的真谛,通过一生的刻苦修行,除尽世间的污垢和罪孽。我认为,面对周围的各种诱惑,我们正需要的是一种禁欲苦行的精神,所需要的就是如何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通往成功的大路。不吝赞美不吝赞美奥古斯丁毫无保留地对上帝这

6、一永恒的主进行了赞美主,你是伟大的,你应受一切赞美;你有无上的能力、无限的智慧。我歌颂你,天地的主宰,我以我记忆所不及的有生之初和孩提之年歌颂你。什么也不能比你的慈爱更有抚慰的力量,比你美丽光明的真理更有实益地值得爱恋。你是我最慈爱的父亲,万美之美。赞美归于你,光荣归于你,慈爱的泉源!……不吝赞美虽然身边的人并非都是奥古斯丁眼中的上帝,但如果我们有其几千分之一的赞美的心,那么生活也会足够美好。我从未真正地如此地赞美过一个人,或许是无人如此完美,但更本质地是也许自己无法接受身边如此优秀的人,远远地超越自己,让自己显得渺小。然而不吝赞美并非信口开河、取悦他人,而是正确且真诚

7、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不带一丝虚伪之情,这样才能体现赞美的真正意义。不吝赞美毫不吝啬地赞美别人对自己来说不但毫无损失,而且可以给他人积极的鼓励作用。毫不保留地赞美别人,自己也将拥有他人的赞美,同样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均得到鼓舞。总结《忏悔录》影响了无数基督教徒的生活,他们以忏悔录中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哲学道理指导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相比较我们的人生哲学又是什么呢?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厚重的儒家哲学思想已经被人们淡忘。更多的现代人——缺乏信仰,金钱至上,损人利己,见死不救——已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曾经的“雷锋”已成为口号。自己又何尝不是随波逐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