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

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

ID:1641879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_第1页
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_第2页
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_第3页
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_第4页
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父母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孩子的“度”  摘要:本文从哲学意义上关于“度”的内涵着手,阐明了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方式方法的“度”。通过对现实中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干预、过度保护、过度批评、过度禁止和过度纵容等违反教育方式方法的“度”的种种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进行分析,阐明了违反“度”的原因在于父母过分的保护、溺爱、期望值高等。  关键词:教育;度;过度;培养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不是哪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教育方法综合运用。在实施赏识教育时,给予必要的批评;在实施快乐教育时,给于适当的挫折;在增强自信心时,教育孩子多一点谦和;在适应挑战中,让孩子多一点包容。教育孩子没有一成不

2、变的方法,应该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这就是教育领域所要研究的“度”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教育的“度”的内涵  所谓“度”,有多种解释,哲学意义上的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教育领域的“度”指的是教育孩子完善或完整的状态有多远,也就是怎样更好的教育孩子的尺度。“度”是教育的关键,教育孩子要把握“度”。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其中学会做人是教育和求知的根本目标。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有责任感、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21世纪教育关注的核心目标。[1]教育专家提醒:教育的关键是要讲

3、究“度”。那么,到底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呢?  二、父母在教育实践中违背“度”的内涵的行为及后果  (一)过度干预――让孩子备感压抑  现实生活中,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做家长的干涉;孩子长大点后交异性朋友,家长也进行干涉等。这种干涉,一方面体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另一方面过度的关爱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人际关系中的成长。人天生就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会,需要与人交往。  父母过多的干预,会引起孩子的厌烦,产生对抗心理,最后物极必反。据2013年5月12日凌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法院原院长高天峰被儿子雇凶杀害的悲剧值得警惕。[2]  (二)过度的保护――让孩子成了“低能儿”  

4、过度保护导致:一是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导致孩子动手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与同龄人拉开距离从而产生自卑感;二是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及生理上的冲突,心理冲突表现在家长们经常会直觉地感受到――这个孩子胆小怕事,不愿意与人谈话,见着陌生人害羞等。  (三)过度批评――孩子只会丧失自信  孩子有过错,家长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对孩子太过严厉,处处批评孩子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容易自卑。这样一是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二是孩子前进没有动力;三是孩子容易与家长顶撞;四是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疾病。过度的批评,轻则亲子之间冷战,重则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因此,家长们切忌要掌握好批评的“度

5、”,切勿过度批评打击孩子自信心和导致其它不利的后果。  (四)过度禁止――禁止孩子玩  科学的休息,更加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学习,不让孩子玩,在假期、周末给孩子安排得满满的培训班,孩子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五)过度纵容――让孩子误入歧途  卢梭曾经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们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中国有句古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孩子犯了错误,该批评的要批评,要把所犯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绝后患。  三、导致上述违反教育“度”的原因  以往家庭,大多数人都吃过苦,他们小时候,物质缺乏,条件差,然

6、而现在他们作为父母,都有一个想法: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苦日子,愿意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及条件。他们小时候没有满足的愿望,让孩子来实现,所以他们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满足孩子各种需求。  有些家长却对孩子溺爱有加,所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破了”就是这种心情的准确表达。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太强烈,甚至还非常崇敬“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训言,对孩子过分严厉,这使孩子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暴力倾向极为严重。上述种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都是违背科学教育的“度”内涵。[3][4]  四、怎样正确把握好教育的“度”  (一)给孩子一些独立自由的空间  随着年龄

7、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地增长,开始萌发出独立的愿望。在这个时候,偏偏有很多父母却不愿意让孩子独立,甚至对孩子的独立精神有很大的恐惧,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父母限制孩子太多,关注孩子太多,限制孩子的独立和自由,不利于孩子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所以,对于孩子的发展一定要因人而异,一定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5]  (二)不要做孩子的“保护神”  关爱孩子,特别是在安全、健康等方面,既是父母等家长爱的体现,也是父母的责任之所在。  但是,父母或家人的特意关怀会给孩子的成长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