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1614
大小:21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2
《11对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透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论文对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透视【摘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三数学教学中较常见且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是每位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一节公开课为研究基点,对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细节和教学策略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关键词】试卷讲评教学细节教学策略高三数学1.问题的提出高考前的全面复习阶段,学校利用周考、阶段考、地区统考来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以期先了解教学薄弱环节,而后通过试卷讲评课来及时补救。从而达到夯实基础,提高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但是高三数学教师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讲评时本已强调过的知识点,在下次考试或作业中学生
2、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另外部分拔尖生觉得试卷讲评课在浪费时间,理由是他们会订正答错的题,所以讲评课时他们心不在焉。为此,任课老师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试卷讲评课,“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讲评课真正做到解学生所惑,释学生所疑,补学生所缺。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上好试卷讲评课,使课堂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呢?为此,我校老、中、青三代老师同时开设了《台州市二模数学试卷评析》公开课,本文以这堂课为基点,对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进行全方位透视。2.对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细节的透视2.1作好统计分析,明确讲解重点(1)要认真分析试题的立意,理解和把握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和
3、相关能力,同时要认真统计和分析学生的答卷情况,按知识点、题型、人数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进行统计。另外还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学生失分的原因,力求在教学中一举击中要害。如下表是对填空题答卷的统计结果:填空题得分情况(抽查班中48人)题号11121314151617得分率答对人数4547412929122167.7%错因分析①审题不够仔细,解题不够严谨,比如:第17题8人由于不够细心把答案写成a>1/4(应为a≤-1/4);②识图用图能力欠佳,数形结合思想用的不彻底。(2)要根据试卷分析与统计结果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
4、不同的教学措施。不要仅仅注重难题,其实有些难题在设计时有意设置了一些陷阱,使很多学生上当,只要适当提醒以引起学生注意即可。而有些题目尽管学生出错不多,但是它属于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通过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另外对该讲的内容要恰当归类,可按知识板块归类、按错误类型归类、按解题思想方法归类。如果是高考最后阶段的复习,按解题思想方法归类较好,因为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讲解时可分为“①数形结合思想要大放光彩,②空间想象能力要进一步提高,③求轨迹基本方法要理解到位”等。52.2一题多变,以点带面试卷中的一
5、些典型题,灵活性很高,但受限于考试,仅对某个方面提出问题。所以讲评时切忌就题论题,应借题发挥。可以对试题的条件、结论进行变换或拓展延伸,突破原试题的范围,提出更多让学生思考探究的问题。通过这种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讲评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思维,促成知识的迁移、同化和顺应,从而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进而建立知识模块,形成知识网络。例如,下面两题可以做以下螺旋式上升的变化.原题:求函数在上的最值.[答案:]变题1:求函数在上的最值;[答案:]变题2:已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求m的范围;[答案:]变题3:已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求m的范围。[答案:]本题前两
6、题利用导数求函数在给定区域上的最值,后两题通过改造题设中的条件,利用导数求参数m的范围。这样通过变题的形式,能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的方法。再比如以下例题原题:已知平面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满足,则
7、
8、的最大值是(C)A.1B.2C.D.变题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则的最小值为.变题2:已知平面向量满足,若对每一确定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n,则对任意的最小值是(B)A.B.C.D.本例题通过层层加工和挖掘,特别是变题2,出现了两个“动态”的量m、n,这极大地丰富了原题的内涵,深化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看问题。这同
9、时也符合浙江省高考的现状,因为浙江省最近几年的高考数学(理科)试卷,选择题或填空题中有一道向量题,且逐渐加深、加难,所以很有必要做这样的拓展、延伸。2.3多题归一,提炼方法一张试卷中可能有几题的解题方法很相似,或者试卷中有些题看起来很新颖,但只要认真分析,都能把它化归为熟悉的、基本的题型。所以,很多数学试题,只是数学背景或叙述方式不同,但解决时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或数学模型是相同的。5为此,在试卷讲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比较、归类、总结,把它提炼成一般性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站在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这类问题的本质。例如,下面这道题:原题:若是定义在R
10、上的奇函数,且当时,;当时,则函数的零点有____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