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85608
大小:591.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2014.1历史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2、最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荀子2.(原创)下列言论的出现与右图属于同一朝代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3.唐代某中央机构设有“给事中”四人,其职责主要是:“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意为涂改)而奏还。”唐代“给事中”一职应设置于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枢密院4.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唐代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主要表明唐代的选官制度A.适应了阶级关系的变动B.选拔方式日益公开化C.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吏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5.不同时期,对于提高人修养的途径问题,儒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宋朝到明朝的变化是A.遵从礼乐到顺应天命B.顺应天命到顺应自然C.格物致知到本心体悟D.循序渐进到经世致用6.右图为明代徐温的《墨葡萄图》,题诗是:“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诗画艺术风格是A.山水画,重视写实B.文人画,
4、重视写意C.风俗画,刻画习俗D.人物画,形神俱备7.(原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能对地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①西汉的刺史②唐朝的节度使③北宋的谏院④明清的按察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7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材料集中说明了清代军机处A.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B
5、.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9.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A.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C.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10.导游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介绍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经过时说:“起初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接下来②列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
6、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11.(原创)有学者在评论19世纪中期的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它是12.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作者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13.
7、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转折点,1919年前后的上海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转折。关于五四前后上海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B.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城市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地14.地图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与其相关的因素是7①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中共中心任务的变化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5.右图是我军缴获的国民党新六军下级军官李涤生日记。该日记最有可能写于A.1945年B
8、.1946年C.1949年D.1950年16.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这说明1954年宪法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7.1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