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二统一模拟考试

【生物】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二统一模拟考试

ID:16366072

大小:1.0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9

【生物】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二统一模拟考试_第1页
【生物】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二统一模拟考试_第2页
【生物】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二统一模拟考试_第3页
【生物】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二统一模拟考试_第4页
【生物】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二统一模拟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二统一模拟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二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C.核酸可以作为催化作用的物质D.蛋白质不能作为能源物质2.埃博拉病毒传染性强,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遗传物质是DNA和RNA②结构简单,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③在实验室中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培养病毒用于科学研究A.0项B.1项C.2项D.3项3.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B.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4.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

3、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5.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6.左侧表格各选项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右图

4、来准确表示的是()13选项QRSTA生物膜系统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B细胞跨膜运输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C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D非膜性结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核仁7.很多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B.在10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

5、2倍C.在10~11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物质、含磷物质的吸收速率最快D.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8.下图①~⑤是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组图像表示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B.图②③细胞所处时期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为图①→③→②→⑤→④D.图②③⑤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9.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

6、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巴氏小体不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B.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3个巴氏小体C.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YD.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个体杂交,产生一只XAXaY的幼体,是由于其父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1310.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7、.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11.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

8、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12.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Aabb×AAbbB.a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