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D:16355474

大小:55.7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历史】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历史】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历史】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历史】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为“后”。2011年3月,在完成扩建的新国家博物馆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据此,你认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A.文字研究B.史料记载C.民间传说D.专家观点2.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家风是什么”的节目。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

2、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3.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4.宋朝立法:杀人偿命。《水浒传》描述武松为

3、兄复仇杀人判充军,宋江失手杀人判充军,杨志卖刀受泼皮激怒杀人充军。此现象表明A.封建国家,重用刑罚B.立法明确、司法混乱C.立法严厉、司法灵活D.司法不严、统治不稳5.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且重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6.明朝初年,针对宰相制度的废除,方孝孺认为:“书之周官言六卿之职美矣。冢宰者,治之所从出也。宗伯典礼,司马主兵,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听于冢宰者

4、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见于冢宰。”由此可见他主张A.君民共治B.复立宰相C.废除皇权D.君主立宪167.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奉旨回籍帮办团练的焦佑瀛、张之万等人在奏折中写道:“抚议一起,人心懈怠,不但兵无斗志,亦复民无固心。”这一

5、材料从侧面表明A.清政府极力提高军队战斗力        B.政府态度会影响战争结果C.军队战斗力低下             D.人民没有斗志9.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10.金冲及教授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几

6、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11.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

7、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12.“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16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13.“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

8、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14.李大钊在1919年5月9日《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