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下十六字令三首教案

沪教版七下十六字令三首教案

ID:16341689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沪教版七下十六字令三首教案_第1页
沪教版七下十六字令三首教案_第2页
沪教版七下十六字令三首教案_第3页
沪教版七下十六字令三首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七下十六字令三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六字令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十六字令词牌的格式特点,在诵读中体会长短句的节奏之美。2、感受作者笔下群山巍峨的气势、体会诗人借山抒发的万丈豪情。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朗读节奏,感受作者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所刻画的巍峨磅礴的高山形象。2、难点: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解读作者借山抒发的万丈豪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利用课前的阅读课,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相关诗词,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学生交流介绍毛泽东及其作品。2、教师补充并小结: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新中国的建

2、立者。他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毛泽东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旦进入到创作的时候,他跟主席身份、领袖身份、党的领导人的身份和他身上的重担分开了,他就变成了一个诗人,他在长征途中写《十六字令•山》也是比较典型的。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天险,是长征中艰难险阻的象征,但他对于山的雄伟、险峻、奇妙,完全是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它,而且写得十分磅礴大气。由于十六字令形式过于短小,只有16个字,常常使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没开头就结束了,就十六个字怎么写?但是毛泽东能写出来绝妙好词,而且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十六字令里面的名篇。三、朗读

3、课文、初步感知:1、散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散读情况。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提醒学生韵字延长的读法;(找出韵字,尝试韵字略微延长的读法。如:山,鞍,三;山,澜,酣;山,残,间。)(2)确定重音强调的字词:有些突出表现内容、强化情感的词语要用重音。并确定重音。(如:未下鞍 惊回首 三尺三等)。4、全班齐读。四、朗读赏析、拓展深化:㈠整体感知1、说一说这三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山持抱的是怎么样的情感态度?(赞美)2、出示毛泽东的其他关于山的作品,说说毛泽东的诗的艺术特点?并

4、从本课中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词句?(从《十六字令》遣词用字赏析中体会毛诗“豪放大气”的艺术特点。体会“大”的字眼,名词“山、海、天”,量词“亿、万、千”,是他喜欢的字眼。《十六字令》“倒海翻江”“万马战犹酣”,《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等。这里面大的景,大的数字,整合在一起变成一种气势,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根据学生水平,还可补充一些毛泽东诗词的名句来赏析。)㈡深入品析1、第一首赏析要点:(1)、“快马加鞭未下鞍”与民谣中的“马过要下鞍”两种不同的境界比较:——将民谣中的“马过

5、要下鞍”改为词中的“快马加鞭未下鞍”,写出了红军战马奔腾穿山而过的英姿,这完全不同于民谣中对高山“须下得马来”的屈服。从而表现出一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2)、“惊回首”中“惊”字的品读:——这里的“惊”字用得极好:诗人的动感、神态、眼神以及高峻之山巅全都溶入这一字之间,显得内涵尤其深邃、丰富。而且这“惊”字也一贯到底,不但在第一首中写了惊叹山之高,而且在第二首中写了惊叹山之多,还在最后一首写了惊叹山之险,连惊三次,气势畅通,浑然磅礴。2、第二首赏析要点:(1)、山的动态形象品读:——在这里,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使山如狂涛巨浪成翻江倒海

6、之势,奔腾向前,连绵不绝,犹如一幅巨型的红军万马奔腾图。(2)、学习这首小令中对山的描写:——这首小令中运用“倒”、“翻”、“卷”、“奔腾”、“战”等词语,让沉睡着的群山一下子“觉醒”了,最大限度地动了起来——其动态显得气势磅礴无比、力量强大非凡。3、第三首赏析要点:(1)、从状貌和气概上体会山险峻之势。——山高得可刺破青天,山高得可为天柱支撑起天。顶天立地之山,既是写景又是象征着诗人及红军战士作为民族中流砥柱之顶天立地的作用。4、知人论诗:现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有五十多首,其中大约用了五十五个“山”字。直接以“山”作为标题者九首,如

7、《西江月•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念奴娇·昆仑》、《五律·看山》等,长征途中的七首诗词,更是篇篇都离不了山。毛泽东诗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山”呢?首先,与作者的战略思想及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环境有关。从“农村包围城市”开始,上了井冈山;五次“围剿”凭借“龙冈千嶂”,利用“白云山头”,始得“赣水苍茫闽山碧”;两万五千里长征,“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更喜岷山”;解放战争,一曲“钟山风雨”,唱彻“天翻地覆”;社会主义建设,登庐山、到韶山,重上井冈山。毛泽东爱山,情有独钟。由爱山到写山,把山写得千姿百态,出神入化

8、。“万山红遍”,“不周山下红旗”,有气吞八荒、包举宇内之势;“白云山头云欲止”,“黄洋界上炮声隆”,乃披坚执锐、势如破竹之勇。“截断巫山云雨”,“天连五岭银锄落”,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妙香山上战旗妍”,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