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

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

ID:16334785

大小:4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9

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_第1页
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_第2页
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_第3页
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_第4页
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浅谈(2007-12-2111:11:28)标签:人文/历史  全球史观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对策浅谈几年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7年全国许多省份进入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已开始实施,“课标本”高中历史试验教科书已在许多省、市、自治区进行实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已初步构建起来。课标积极采纳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吸纳了现代化范式、全球史(整体史)范式和文明史范式等史学新范式的主要观点,并按其要求选择和设计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这一特点对

2、近年来文综历史试题产生了重要影响,出现了一批以全球史(整体史)范式等新史学范式主要观点为价值取向的试题。高中历史新课程直接制约历史高考已从2007年开始,历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影响历史高考课改,而着眼于史学新范式来设计题目已成为近年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的一大趋势,并将更深刻影响今后的高考命题。 一.“全球史观”的基本内容:“全球史观”是第二次大战后在欧美兴起的并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影响我国史学界的全新的史学理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

3、的整体发展和同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形成。它主张超越国别、民族和地区的界限,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来考察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演进,反对“欧洲中心论”,反对将世界历史当成国别史的汇编,强调世界各地区各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以及世界各地区由分散到聚合的整体化趋势。“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将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史的过程归纳为纵向的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

4、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横向的世界各地区由彼此分散到联系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两个基本方面。世界近代史就是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到1900年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世界从地区隔绝向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要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二.“全球史观”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哥伦布远航”题(2004年文综卷Ⅱ),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以及发展中国家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葡

5、萄牙、西班牙与英国的殖民扩张”题(2004文综卷Ⅰ),突出考查了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居于主导地位,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居于被动地位。以及促使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发展方向。正是用整体史观这一主题对课标历史(Ⅱ)下面专题五、专题八两部分相关内容的整合。2006年文综全国卷Ⅰ选择题有对法德关系等内容的考查,体现了国与国的关系是世界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不断走向融合的观点。而2007年全球史观在高考试题中得到更明显的体现。在人类历史由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

6、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2007年山东卷)。认识世界及其发展大势,有助于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2007年北京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出现了新变化(2007年重庆卷)。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强调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全国卷Ⅱ)。依据材料和图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是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2007年天

7、津卷)。16世纪,英国思想家莫尔仅仅为人类描绘了一个未来的理想社会——“Utopia”(乌托邦),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正推动我们实现一个“E—topia”(E——托邦),它20世纪40年代发端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正遍及全球并向纵深发展并产生深刻影响(2007上海历史卷)。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是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了整体发展的进程。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是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

8、;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它产生的影响是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2007年四川卷)。通过归纳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是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相互联系,民族主义是实现世界主义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世界主义。指出孙中山之所以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是因为被压迫民族需要民族主义以求得独立,但国际和国内出现忽视和否定民族主义的倾向。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的产生是强调自求解放,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