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25639
大小:3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9
《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中小学德育历史趋向论文 胜利油田北社区教育中心,成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20年,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20年。本文试从分析德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向的角度,以德育科学化和规范化新问题为中心,追溯德育改革的轨迹,探索德育改革的主要线索和实践走向,以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
2、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新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
3、育内容成人化等新问题。 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新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
4、智轻德、应试教育等新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心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心有关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
5、,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功能。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心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心有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探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
6、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新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新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新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探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策略和实践办法。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
7、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有关对德育的熟悉和管理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和学校熟悉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熟悉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