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ID:16315374

大小:171.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8-09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_第1页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_第2页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_第3页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_第4页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用法。2掌握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本方法。二【考纲阐释】《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15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求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常见文言虚词”,是以15个为重点;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2、。 三【知识积累】1.识记(即背诵)常见的15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见《高三复习指导丛书语文》p·287—290页)2.掌握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方法(见《高三复习指导丛书语文》p·85—87页)四【例析及练习】第一课时一、复习“而”典型例题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⑶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⑷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⑸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3、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⑻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规律总结⑴-⑺连词。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⑻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课堂训练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

4、(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1)(2)28(3)(4)(5)(6)(7)(8)(9)(10)(11)二、复习“何”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⑵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⑸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5、)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⑺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⑻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⑼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规律总结⑴-⑶疑问代词。其中⑴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⑵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⑶作定语,可译为“什么”。⑷⑸疑问副词。其中⑷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⑸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⑹-

6、⑻【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⑼【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课堂训练判断“何”在文段中的意义“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1)(2)(3)(4)(5)(6)(7)三、复习“乃”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28⑴设九宾于廷

7、,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⑶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⑷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⑹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规律总结⑴-⑷副词。其中⑴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⑵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⑶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⑷用在判断句中,

8、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⑸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不能作宾语。⑹【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课堂训练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