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12881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9
《扬州市2005_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扬州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2006.1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驰骋(chénɡ)踯躅(zhí)歆羡不已(xīn)怏怏不乐(yàng)B.菲薄(fěi)晌午(xiǎng)踌躇满志(chóu)管窥蠡测(lí)C.椽子(chuán)纤云(qiān)桀骜不屈(jié)何时可掇(duō)D.编纂(zuǎn)勾当(gòu)长歌当哭(
2、dàng)偃仰啸歌(yǎn)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落脾气吹毛求疵心悦臣服B.模糊孤僻直截了当殒身不恤C.落漠矫正朔风凛洌肆意妄为D.蹊跷涵概冥顽不灵万籁有声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燕赵之君,始有远略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后五年,吾妻来归C.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D.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B.银瓶
3、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D.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写不出好字就摔笔,画不出好画就泼颜料,炼不出好句子就说环境影响了灵感,这些做法,犹如抱薪救火,不能掩盖自己水平的低下。B.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中也有人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C.我劝告那些性情苟酷、怨愤不平和郁郁寡欢的人,如果他们希望能受人敬爱而自得其乐,他们就不可再去注意人家丑腿了。D.老局长常常告诫我们,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抽时间
4、多读书,多学习,否则胸无点墨,是难以把工作做好的。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B.近体诗产生于唐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都属于近体诗;古体诗在唐代继续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琵琶行》。C.苏洵是北宋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
5、称他们为“三苏”,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D.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龚自珍、姚鼐等。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文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地面调度指挥员在确认仍在祖国上空飞行的神舟六号飞船工作情况正常后,将通知航天员摘下手套,解开束缚带。B.在奥林匹克故乡雅
6、典谱写110米栏神话的中国飞人刘翔作为上海代表团引领队伍进场,他挥舞着旗帜向众人致意,现场观众也对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C.巴控克什米尔地区2005年10月8日上午发生的里氏7.6级强烈地震和数次大的余震,波及邻近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已发现数万人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D.古代多少文学大家,往往哭得血泪横飞,最终以煌煌巨著而流芳百世。由此看来,哭不仅可以哭出成就,还能表达情感。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科学家日前发布了一篇短小的新闻公报,文章
7、标题“炭疽在未来或可治愈”,一如德国人传统风格般朴实。科学家介绍说,他们发现了皮肤型炭疽患者能够获得很大存活几率的原因,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白血球——嗜中性粒细胞在对抗炭疽中的关键作用,为人类找到了干掉炭疽的有效战术。 该学会下属的位于柏林的传染病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阿图罗·左奇林斯基介绍说,他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炭疽杆菌接触到皮肤获得侵入人体的机会后,炭疽孢子会开始试图“萌芽”成长,积聚夺取生命的恶毒能力。但炭疽孢子的侵入会引来许多嗜中性粒细胞自发聚集过来。这些特殊的白细胞能够在一番“肉搏”之后,成
8、功包围炭疽杆菌,并很快将其歼灭,进而阻止炭疽杆菌在人体内的传播。 科学家解释说,肺型炭疽之所以较皮肤型炭疽有高得可怕的致死率,是因为炭疽杆菌在以被吸入方式侵入人体后,肺部并没有引发与上述皮肤处类似的防御机制。在肺部,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较少,不足以将炭疽孢子扼杀在襁褓之中。而炭疽孢子在迅速成长并散播开来之后,便在人体内四处肆虐,最终夺去生命。 发现了上述机理之后,科学家做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以确认发现。经过复杂的分解,左奇林斯基等人在嗜中性粒细胞中最终确认惟一剩下的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