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98913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浅谈小学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从其入手,目的在阅读种种的书,成功实现课外广泛的阅读。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展现比翼双飞的新天地呢? 一、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主动积极的需要。 1.做好阅读诱导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从小开始,要依靠老师和父母的诱导。因此,当我在完成教学活动后,针对文本的特殊性主动向学生介绍与此相关的阅读资料。利用课前五分钟讲故事的形
2、式勾起学生对读物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狐狸和乌鸦》这篇寓言故事之后,又给学生讲了《狐狸和葡萄》《狐狸和狮子》等,学生能通过故事明白“狐狸”除了定义为“狡猾”之外,还可以说“聪明”。同时,笔者还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了《伊索寓言》这一本书,让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阅读中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 2.拓展阅读空间 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首先要建立班级文化――图书角,我们亲切地叫它“采蜜园”。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读书空间,我把学生的读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校内、家庭、社会。每周二的阅读课,学生进入校阅览室借书读书,三五
3、成群围坐在地板上,静静地品读。同时,开展“我为家长读书报”“我给弟弟妹妹讲故事”“我与亲人共读书”等活动,利用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的特殊性,应势利导,要求学生每天或每周准备好一个自己喜爱的故事向父母或别人讲述,达到“孩子影响父母,父母激励孩子”的阅读目的。 二、探索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 学生的阅读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者引导学生爱阅读、会阅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 1.比较鉴赏 以与教材有一定联系的课外读物为衔接点,进行比较阅读,培养文学鉴赏水平,提高阅读的能力。 如周益民老师执教的《白鹭》片段: 师:这般诗情画意还有人觉得美
4、中不足呢!读一读第9自然段,你想说什么? 生:我同意作者的观点,白鹭本身就是一首歌,不需要再用歌喉添彩了。 生:白鹭的外形如此精巧,生活习性又这般别样,它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生:我想,如果白鹭会唱歌,那就锦上添花了。 师:老师这儿有一首诗,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请同学们欣赏。(出示)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学生朗读) 师: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这首诗也是描写白鹭的,写得很美。(同学均点头同意) 师:看来,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告诉大家,这
5、首诗的题目是《芭蕾舞演员》。再读,这回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白鹭正翩翩起舞,姿态是那样高雅迷人。 生:我看见白鹭身着白纱裙,悠然又恬静地微笑着。 …… 师:体会得真好。芭蕾舞演员也好,白鹭也罢,都是美的精灵。你们愿意拿起笔,写几句诗来赞美白鹭吗?可以仿照艾青的诗句。(学生写作后交流) 生:像画一样悠然/如歌一般优美/似诗一样精巧/比白鹤柔婉/比朱鹭轻巧/比苍鹭清纯。 生:春天一样轻盈/夏天一样浪漫/秋天一样高远/冬天一样纯洁。 …… 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使学生由此及彼、组合
6、积累,实现类化、迁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教者在教学内容上巧妙得利用读物加以对比,使学生由此及彼、组合积累,感知、理解、品味语言得到了内化、积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语言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力,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教学中获取文本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 2.拓展延伸 有意识地把课内阅读教学带动课外阅读,拓展阅读面,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达到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的目的。如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后就让学生再去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其他描写祖国风光的文章。再如学习《掌声》一课后,向学
7、生推荐《爱的教育》一书。学习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等这组“祖国在我心中”专题的课文后,推荐学生去阅读“爱国题材”的课外书籍或文章。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秋天》这篇诗歌时,先做了一定的了解,四年级的学生还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诗歌,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给学习中的孩子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面对现状,教者之前先利用《日有所诵》这本书中优秀的诗歌,在晨读课上带着大家一起品读,稍作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魅力,为课堂作铺垫。 一篇课文背后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教者应当恰当把握,精挑细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联想想象 引导学生结合课内阅读
8、的主观感受进行拓展与创造,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升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周益民老师在教学《嫦娥奔月》时,课堂教学做了如下的安排: 嫦娥奔月的故事历来有几种“版本”,课文所叙只是“一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