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56300
大小:2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8
《发达国家经济高度金融化的内涵及本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达国家经济高度金融化的内涵及本质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发达国家经济高度金融化的内涵及本质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高度金融化已经成为当前发达国家最基本的经济特征。对金融化涵义的理解主要有企业治理视角、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关系视角以及积累模式视角。作为金融化的积累模式,利润来源于金融领域而不是生产和贸易领域。对资本积累金融化必须放在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和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中去理解。资本积累的金融化是资本积累内在矛盾的发展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内部价值独立于使用价值的必定结果,是资本主义交换的内在矛盾逻辑演
2、绎的必定结果。关键词:金融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金融掠夺;资本积累1007-7685(2013)05-0020-08理论界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来概括197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发生的深刻变革。随着二战后“黄金时代”的结束,1973年危机爆发后使用传统凯恩斯主义政策带来的滞胀现象的出现,使得英美等发达国家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的重点由刺激需求转为增加供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新自由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发达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便是经济发展的高度金融化。发达国家经济高度金融化的内涵及本质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发达国家经济高度金融化的内涵及本质的优秀论文范
3、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高度金融化已经成为当前发达国家最基本的经济特征。对金融化涵义的理解主要有企业治理视角、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关系视角以及积累模式视角。作为金融化的积累模式,利润来源于金融领域而不是生产和贸易领域。对资本积累金融化必须放在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和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中去理解。资本积累的金融化是资本积累内在矛盾的发展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内部价值独立于使用价值的必定结果,是资本主义交换的内在矛盾逻辑演绎的必定结果。关键词:金融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金融掠夺;资本积累1007-7685(2013)05-0
4、020-08理论界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来概括197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发生的深刻变革。随着二战后“黄金时代”的结束,1973年危机爆发后使用传统凯恩斯主义政策带来的滞胀现象的出现,使得英美等发达国家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的重点由刺激需求转为增加供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新自由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发达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便是经济发展的高度金融化。一、发达国家经济高度金融化的内涵金融化是激进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创新概念。对金融化的研究源于激进政治经济学对金融与生产之间关系的探讨,至于其内涵,理论界则尚未达成广泛共识。对于发达国家经济高度金融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
5、角度进行把握。(一)企业治理视角的金融化内涵法国调节学派关注积累过程中制度的作用,认为任何一个特定时期的资本积累都是通过一定的制度作为中介的,而金融化是福特制瓦解后出现的新的调节范式,这种新的调节范式是围绕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而形成的。金融化的微观基础就是企业内部权利结构的变化。企业治理模式的目标从1900年代至1970年代管理资本主义时代的增长最大化,转变为1980年代以后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而这种转变的最主要理由就是机构投资者的恶意收购和管理者以股票期权为主的薪酬结构。拉佐尼克和奥沙利文把金融化归因于“股东价值”的支配地位,并把后者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模式,认为“在创造股东
6、价值的名义下,近二十年来见证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即高层管理者配置公司资源的战略导向从‘保留和再投资’转向‘裁员和分红’。”福特制的崩溃使得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公司从“保留+再投资”的增长最大化偏好,转为“裁员十分红”的股东价值导向。作为资本积累的当事人,企业治理模式的转变导致非金融部门的金融化发展,金融投资正在挤出真实的生产性投资,非金融企业在金融活动中寻求利润。斯托克哈默尔也指出,金融化、股东革命等的出现使得权利转向了股东,从而转变了管理优先权,非金融部门的金融投资在上升而资本商品的积累在下降,最终导致增长率的下降。因此,对于美国、英国和法国来说,金融化对积累有负效应。可见,
7、在调节学派看来,金融化是资本主义积累模式的一种转变,其所提出的积累体制概念揭示了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在特定制度形式下所采取的具体形式,而且尤其关注后福特制积累体制的走向。总之,企业治理视角下的金融化揭示了金融化的一些基本特征:非金融公司与银行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资本市场取代银行成为动员社会资本和投融资的主渠道;股东价值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占据了支配地位。但调节学派从微观视角及制度层面对金融化的解读很难解释资本主义金融化的周期性理由,即,既然在资本积累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具体的制度安排不同,那么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