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

ID:16254257

大小:31.7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8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_第1页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_第2页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_第3页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_第4页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当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从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说起一,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她的一百年华诞,迎来一个新的百年纪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校调整思路,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和改革。其中,2011年10月18日,我校公布2012年自主招生新政“新百年计划”,这一自主招生新政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清华大学未来百年的育人思路;同时,由于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所处的特殊的地位,该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方向。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新百年计划”包括“自强计划”、“拔尖计划”和“领军计划”三部分

2、:“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拔尖计划”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领军计划”面向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学生。根据该计划,从2012年开始,我校将对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实行有针对性地选拔,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中国当代教育公平问题概况解读“新百年计划”,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和观点。然而,我最为感兴趣的是“新百年计划”中体现出来的我国当代的教育公平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教育水平和环境影响等关系,一般情况,相对贫困落后地区

3、的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远远比不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所以“新百年计划”中的“领军计划”和“拔尖计划”面对的对象几乎都来自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程度都较高的生源地,仅有“自强计划”在文件中明确的指出了“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的高中毕业生”,这也就是说,清华在未来百年通过自主招生招到的学生中,至少有2/3的学生来自教育水平和生活条件都较好的家庭和地区;而事实上,这一比例在通过高考统招进校学习的清华本科新生中则更大。所以,这一政策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当今精英教育模式下越来越严重的教育公平问题。根据著名学者杨东平的理论,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

4、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我国从新中国建立到如今,教育公平经历了三个阶段:“文革前时期”、“文革时期”和“转型时期”,前两个时期存在的问题是分别源于阶级斗争思想和“反智主义”的教育权利不平等;而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三个时期,即“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面临的则是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差距严重扩大的问题。从建国到现在,国家一直在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包括建立高考选拔制度,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减免乡镇中小学学费等,从1949年到如今取得重大成效。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文化、经济和政治国情,同时结合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具体情况,所以我国的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

5、到很大的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教育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包括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地域差距导致的教育不公平、普通中学与超级中学相比享有的教育资源不公平以及城乡教育资源二元化三方面。其中,地区差距和城乡二元化导致的教育不公平是极难克服的一个硬伤。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所以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导致人民和当地政府在教育投资上的不均衡总是难以避免: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88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是2.2:1,1997年这一差距为2.5:1。以地区差距论,199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

6、.45:1:1.04;以农村居民收入论,以东部为单位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0.75:0.63。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以1998年我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东部地区达到96.47%,中部地区达到81.87%,西部地区仅达到42.26%。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2/3的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同时,少数“超级中学”对于教育资源的占有率过高,形成了“教育马太效应”。“超级中学”一般指的是省重点中学及以上的中学,他们普遍

7、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生源,由于其良好的升学率,教育部门对于其资金和其他投入会同比远远高于其他中学,比如北京市的人大附中每年往清华北大输送的考生数目占到全北京考生数的近60%。,好学校配好老师出好结果并没有错,错的是:要进入好学校除了能力竞争之外,越来越依赖家长的社会关系、经济能力,弱势群体往往缺乏选择性,城市不同阶层对入学机会和学校质量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感受增加。在城市的重点中学,以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存在明显差别。(一)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公平:这一点上,主要是反映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数量分配不均等问题上,体现在了高等教育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