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创新计生宣传工作新思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计生宣传工作新思路分析创新计生宣传工作新思路,已成为摆在人口计生宣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人口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之后,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开始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移,给人口计生宣教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深化人口计生宣教效果,已成为摆在人口计生宣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宣教创新是适应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任务转移的需要时代在不断进步,不同阶段的工作形势和工作任务,需要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
2、孕育着不同的宣传教育模式。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转变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人口计生宣教工作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一)人口计生工作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宣教工作必须进行创新。在进入低生育水平之前,人口计生工作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计划经济运行机制下,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达到控制人口快速增长的目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宣传教育的对象当作被管理者,宣传教育的内容以政策法规为主,因此宣传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以集中式和突击性为主,宣传教育追求的效果在于通过大造声势、排除工作阻力。进入低生育水平之后,人口计生工作的主
3、要任务已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的明显特征就是在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下,依靠综合治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任务和工作总体要求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原有的宣传教育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再也不能将宣传对象看做是单纯的被管理者,而是应该是计划生育的接受服务者。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为主,宣传教育的形式则强调多样性和灵活性,通过在服务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新时代精神的追求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需求,有效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增强自我控制生育能力,促进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
4、念的形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宣传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宣传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广播、电视、报考、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高端化。这些宣传环境的变化,给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扩大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其影响力,就必须顺应人们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善于把人口计生宣传工作融入到整个市场经济大潮流中去,在这个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宣传平台中占领一席之地,把有利于人口计生的内容包容进去,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进行宣传,实现多赢效果。二
5、、创新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基本思路人口和计生宣传教育是党和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主要内容。(一)宣传目标的创新,要彻底转变人民群众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大力发展经济,引导群众勤劳致富,增强家庭收入,创新计生宣传工作新思路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消除后顾之忧。要通过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引导人们抛弃传统的多子多福旧观念,用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婚与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把个人家庭的发展同整体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自家实行计划生育,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二)宣传内容的创新,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内容要根据人口计生工作形式的发展需求
6、不断调整和拓宽,有针对性地向他们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法律中涉及婚姻和计划生育的规定,普及婚育科学知识,如生殖健康、生命科学、晚婚晚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保健等知识。王梵志的人口思想,人口与生态环境、婚姻家庭五个方面对其人口思想进行分析;总结其思想的精华与待商榷之处并作出评价。一、王梵志生平及时代背景王梵志(约公元590约660年),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出身于比较殷实的家庭,但生平坎坷,饱经忧患,壮年后信奉佛教。他是初唐一位民间通俗诗人,近年从28种敦煌写本《王梵志诗》及唐宋笔记小说、诗画中搜集到他写的336首诗作,刊有《王梵志诗
7、校辑》。王梵志在五言通俗诗中,表露出对人口问题的一些看法。那么,在他生活的年代,是否存在人口问题的征兆呢?隋的统一使国内社会趋于安定,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不久隋炀帝暴政,造成隋末大乱,人口又遭巨大耗损。唐统一后,因战乱,社会财富大量消耗,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大行节俭作风,对人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发展,同时采取一些增加人口的应急措施,如推行早婚,以提高人口出生率,提高了人口增殖力。据陈彩章先生研究,河南省人口,西晋泰始元年为2930220人;刘宋大明八年为533445人;北魏永安二年为1672974人;隋大业五年为8
8、350553人;唐开元二十八年为7437056人。每平方里的人口密度为,泰始元年为44.1;大明八年为8.1人;永安二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