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上陌上桑学案

冀教版七上陌上桑学案

ID:16245901

大小:1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冀教版七上陌上桑学案_第1页
冀教版七上陌上桑学案_第2页
冀教版七上陌上桑学案_第3页
冀教版七上陌上桑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七上陌上桑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30《陌上桑》导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审核人使用者年级班组号【学习目标】1、了解内容,把握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2、理解本文运用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学习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人物的写作特点。【学习重、难点】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把握主人公罗敷的性格特点。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乐府,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谣。汉代人把乐

2、府机关采集、整理、编录、演奏的诗篇称为“歌诗”。后人把乐府中保存下来的歌谣,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民歌部分,称为“乐府民歌”。“乐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的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十分广泛,多方面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这些诗,一般都有较深刻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体裁多样化,诗的格律比较自由。杂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兼而有之,其中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简练,文辞自然。2、本诗选自《乐府诗集》,在《宋书·乐志三》里又名《艳歌罗敷行》,属相和歌辞中的相和

3、曲。它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叙事名篇。诗题“陌上桑”,“陌”指田间小路,“陌上”泛指田野,“桑”指采桑。3、了解文章的主旨:这首民歌写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美丽的罗敷如同耀眼的太阳出现在城南,牢牢地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过路的太守垂涎罗敷的美貌,贸然上前求爱,被罗敷一口回绝,接着她通过夸耀自己的丈夫嘲笑了太守的不自量力。通过这个故事,揭露封建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并表示出对他们的鄙视。【自学导航】1、听泛读,学生模仿,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出来。2、自读课文,为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陌上桑()

4、东南隅()罗敷()头上倭堕髻()缃绮()襦()下担捋髭须()帩头()犁()锄()踟蹰()姝()骊驹()白皙()鬑鬑颇有须()冉()【合作探究】一、想一想1仔细阅读课文,思考,第一段是怎样刻画罗敷的美的?2、诗歌是怎样刻画使君的形象的?你对使君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吗?3、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二、悟一悟整体感知课文,本文主要塑造了一个动人的女主人公形象——罗敷,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称。自读课文一遍,理解罗敷这个形象,用“罗敷是一个……”的句式开头评一评她。三、写一写展开想象,增补一

5、些情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并在班上和同学相互交流。【反思】一1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2明确:使君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诗歌先是写他停留着不走,继而打听年龄,最后竟提出“共载”,步步深入地暴露出使君的肮脏灵魂。换个角度来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使君欣赏美,追求美并非过错,只是追求的方式不当。3、使使君

6、相形见绌,自感形秽。表现了罗敷的机智勇敢,善于斗争二如:罗敷是一个以采桑养蚕为业的年轻美貌的农家女。罗敷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女子,既是一个贵妇人,又是一个采桑女。罗敷是一个美丽、坚贞、纯洁的农家女子。罗敷是一个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维护妇女尊严的具有无穷人格魅力的形象。罗敷是一个作者理想化的集仪表美、内心美于一体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