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

ID:16239384

大小:29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8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_第1页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_第2页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_第3页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_第4页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通过土地规划,一个城市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其次在农业与非农业内部进行配置,正确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土地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发展,反之,不恰当的土地规划不仅不能帮助城市发展,还会破

2、坏城市的环境、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等。一、拉萨市土地规划及土地资源条件和利用现状拉萨市1997—2010年的土地规划充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主要的任务是:根据拉萨市土地资源特点,落实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按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方针,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制定用途管制规则和实施规划措施。主要依循了国家和政府的关于土地的管理法规,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作出有利于拉萨市城市发展的规划。不同城市的土地资源状况各有不

3、同,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腹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巾游谷地,土地总面积21517.8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4%,其中市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其余大部为农牧区面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中部,所以其境内地势起伏,相对高差大。全市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低点在曲水县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处,海拔3576米;最高点在当雄县境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高达7111米。区内绝大部分山峰海拔都超过5000米,最大高差达3535米,地势总倾向西北高,东南低。拉萨空气稀薄清洁,云量少,是全国太阳照射能髦

4、最多的地方之一,全年日照时数达3007.7小时,年降水量在500--324毫米之间,干湿季分明,且年际降水变率较大。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霜冻、冰雹和大风。全市土壤类型主要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灌丛草原土、草甸土、潮土和新积土、沼泽土。1996年全市总人口38.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50万人,农业人门23.38万人、人口密度13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7.60公顷,人均耕地0.14公顷。依据拉萨市独有的土地资源特点,土地资源在各方面用地的分布也有不同,可以在下表中

5、看出:用地种类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耕地55481.01.88园地(果园)165.80.006林地103413.43.5牧草地2115269.071.66居民点工矿用地9548.20.32交通用地2580.30.09水域163102.05.53未利用土地502222.917.01拉萨市土地利用的特点有:1.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面积均高于全国人均数量,土地利用类型有8个一级类,33个二级类。2.区域差异明显。全市宜农林的土地面积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牧业用地逐渐递增,最后转变为纯牧业

6、用地。3.耕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拉萨河中下游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上,地势较为开阔平缓,适于集约经营。4,牧草地面积大,分布在海拔3600-5800米的巨大垂直带幅中,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5.土地质量低,限制因素多。土地资源受山高坡陡,气温偏低,降水不足,灾害性天气频繁,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层浅薄,砂性重砾石多,土壤养分不足等因素制约,土地生产力水平低。6.旅游资源丰富。拉萨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发祥地,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旅游者逐年增加。各

7、种特点,有些是有利于拉萨市的发展的,然而,除了原本就不利的、难以改变的土地资源条件外,还有许多是由于人类的错误的开发所导致的,原始条件和人为破坏共同导致了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一些问题:1.自然条件严酷,生产率较低。耕地的可灌溉程度、保灌程度较低,春季夏初农田灌溉用水严重不足,种植业生产结构较单一;耕地后备资源较少,且垦殖难度大。2.林地面积中灌木林地面积占92.25%,有林地面积占4.79%,林业采育脱节,木材综合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3.牧草地面积大,利用不平衡,单位面积产草量低,草原鼠害严重,临时性和沙化、石

8、化草场面积较大,割草草地面积不足。4.非农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较低。城镇等级高但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落后,用地生产效益差,企业占用耕地较多。5.未利用土地面积大,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少。裸岩、石砾地占97.3%,荒草地仅119公顷;滩涂地面积大,占水域面积的6.5%。6.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各类用地比例不协调。受人为及牲畜破坏,地表植物多已退化,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危及坡麓及其以下农田,生态环境较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