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

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

ID:16230864

大小:13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8-08

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_第1页
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_第2页
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_第3页
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_第4页
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立足言语形式,提升读写互动的实效性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中心小学钟航霞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写结合,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宝贵经验,也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对改善课堂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张化万语)(一)“读写结合”现状剖析:传统读写观主张:“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根是阅读”,这是一种阅读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就是按照这一观念编写的,以文选来组织单元,外挂写作指导。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课型的

2、强势弱化了读写结合的概念。当前阅读教学对人文性过分关注,导致“以读带写”中“带”的过程出现忽视、淡化、弱化甚至简化。如果说读写是一对矛盾体的话,“写”显然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读写结合中的“写”,应是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识的抒发和倾吐;是叩问文本,加深文本认识的过程。“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读写观不注重“写”对“读”的反作用,加上“由读带写”“带”的弱化使得写成了孤家寡人,被孤立在写作指导课上。阅读教学中难得见到写的身影,即便有也是目的性不明确,浮于表面,没有序列性、实效性的读写措施。写

3、成了断线的风筝。读写结合需要优化。(二)“读写结合”新形态——“读写互动”潘新和教授独树一帜提出了:“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不能只讲阅读对写作的作用,不讲写作对阅读的作用”的写作本位观。近几年老师们将这一理念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将着眼于通过读学写的“读写结合”升格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指向写作的阅读,应该将静态的文本还原为动态的写作行为过程,阅读中逆向领悟写作运思的奥秘:从文本主题中推测作者的意向,从题材中琢磨素材的选择加工,从结构中揣摩谋篇布局的匠心,从语言中猜想遣

4、词造句的多种可能性。以读促写,实现阅读成果向写作能力的转化。24写词句,写片段,写全篇都可以成为读写互动中写的内容,写指向文本,是文本言语形式、言语内容的再分析、运用过程,也是再感悟、再理解过程。古人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必须动笔写了才能读有成效。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能使阅读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写能使读时不明晰的变得明晰,能使思维精密化、感受语词化、思想条理化。我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然后知不足。”这就是在写的需求下引导人们去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和思考,形成写、读、思的良性循环。阅读教学中的

5、读写互动是全方位的,它贯穿在课堂的任何环节,如何更好的实现读写互动?读写互动原点的准确寻找是关键。(三)“读写互动”有效抓手——“言语形式”特级教师王菘舟指出:读需要理解“言语秘妙”,写需要运用“言语秘妙”,所以文本中的“言语秘妙”就是实现读写互动的支点。“秘妙”是王国维先生的用语,类似于以往说的“文眼”“诗眼”。往大了说是文章中的“亮点”,是语言运用中富有创造性的地方,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任何言语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而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独特对象。王尚文教授也认为: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

6、怎么说,怎么写”,而非“说什么。写什么”。“所谓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必然基于确切地把握具体独特的言语形式,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根据情境和需要尽可能完美地组织言语形式的能力。”言语形式是读写互动的桥梁,是支撑读写有效互动的支点。立足言语形式的读写互动,旨在对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研读、运用中开展“读——写——读”的双向迁移运动,读和写形成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读与写的有机融合,定将对改善课堂阅读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一)细读文本

7、,找寻“读写互动”的最佳原点——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内容产生于一定的言语形式,言语形式的差异往往就是言语内容的差异,即便言语形式的差异极为微细也不例外,有的极为微细的形式差异却表征着言语内容的重大区别。正如布莱希特所说的,形式“往往就是内容”。面对纷繁复杂的“言语形式”,我们又该如何为“读写互动”的有效开展选定相应的“言语形式”?2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本。每篇文本都有各自的语文风格、思想内容;透过不同,我们又能发现这其中的诸多“共性”,即语文的“规律性”,词要怎么用,句要怎么

8、写,段要怎么安排,篇要怎么布局……这些文本中的“共性”和“个性”就是开展读写互动的原点,值得大家关注的“言语形式”。在《新课标》中小学阶段关于文本言语形式,也有具体的论述: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主要侧重在理解字词句的规范达意作用上)。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