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02735
大小:6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8
《第五届中国经学研究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屆中國經學研究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7.11.17-18,政治大學不求甚解──經義解讀法正論蔡錦昌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高雄師範大學經學所兼任副教授「甚解」就是「過甚求解」,就是企圖以文字上和思想上交代得清楚確定作為解決問題的不二做法,事事只問「是不是」和「有沒有」,做「如有一物」的思考。此種思考和論事的方式特別不適合解讀古代經典,因為古代經典裡的所言所思多屬有待領會的分寸思考,不宜說定說死。本文從「不求甚解」入手批評四種古今「求甚解」的經義解讀法,包括「義理甚解」、「考訓甚解」、「詩文甚解」和受現代西學影響而有的「基於甚解」。另外本文指出,由於傳統中文不具有概念性和不處理存有問題,
2、故此經義解讀之法不該使用現今廣為中外學界所知之詮釋學(Hermeneutics)方法。至於舉例說明方面,則以戴震、章學誠和本文作者對詩經、孟子和言意問題的見解為主。關鍵詞:經義解讀法、不求甚解、詮釋學、拿捏分寸、戴震、章學誠經義解讀法之爭「經義解讀」乃是「經學」之核心。傳統的「傳」、「注」、「疏」、「解」、「箋」等就是「經義解讀」。但是「經義解讀」有廣狹二義。狹義的「經義解讀」只適用於西漢五經博士經學成立以後,而不適用於以前。五經博士經學以前的經學,是以「博學於文」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心態來對待所謂「經典」的;所謂「經典」並非神聖不可疑議的「聖典」,而「經義」亦非有待解讀的神諭,而是可活
3、學活用的道理。因此,五經博士經學以前的經學,只能歸屬於廣義的「經義解讀」。可參考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1982,頁69-80。另外,「經義解讀」如有所爭,則若非明地爭在材料引證上或者爭在義理推敲上,即暗地爭在解讀之法上。前者之爭議易解,拿論據或者論斷來比一比即見分曉;後者之爭議難了,因為牽涉到讀經者性情和時代風氣之不同,最後難免動到意氣,只能訴諸有識者公斷和委諸天意。偏偏「經義解讀」之事主要是後者而非前者。前者就用途來講只是輔助性的和備用性的;就品質來講只是意氣之爭和路線之爭。因此,雖然大多數經學研究者不偏漢學,即偏宋學,都在論據或者論斷上下工夫,要麼逞其文字聲韻訓詁等小學
4、之能和炫其秘本考據之工,要麼高舉其理氣之辨的義理大纛和克求其修心養性的涵養工夫,然而這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做法,以為完全憑證據說話,自己的好惡和識度就不會備受檢驗,既安全又穩當,或者以為完全憑胸臆中那種真切體會說法,即可印證古今不易之理,不必費工夫在故紙堆中尋尋覓覓,虛耗年華。事實上,解經時所能掌握到的材料經常都是片斷不全的,含混不明的,浮泛無理的,必須解經者拿主意取捨才行;同樣的,解經者自身體會出的見解經常都流於一時風氣和師友傳習,比周為重,習氣為先,亦必須解經者自己拿主意來定奪才行。解經者一旦拿主意取捨定奪,即與解讀法有關,即難免有所爭。大有大爭,小有小爭,但問題都集中在對「何謂經義?」或「
5、經義為何?」之認定上。經義讀法之爭固然一般而言就是漢宋之爭或者訓詁與義理之爭,但是也有爭於古義與今義者。爭古義者固然又多偏向漢學訓詁,但亦有不在此窠臼中者。不然,寫出《孟子字義疏證》的戴震又何來所謂:「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必有漸求所謂字。」?戴震,〈與是仲明論學書〉,收入氏著《戴震文集》,台北:華正,1974,頁139-141。戴震此話之意,正是「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道理。從字面上看,大家都知道這是「漸」的意思,但大家都弄不明白戴震此「漸」之意,以為戴震既為乾嘉大老,一定是個漢學派。因此,戴震此言一定是漢學派之言,主張「義理『出於』
6、訓詁」。當時宋學派的方東樹在其《漢學商兌》(台北:廣文,1963)中固然這樣誤解。但就連專門研究戴震解經方法的當今學者岑溢成,也免不了在漢宋和「訓詁/義理」兩層學問之間打個圓場,無法正確掌握戴震所謂「義理存乎典章制度」的「存乎」之意,而以「非盡乎」之意對參解之。(參見岑溢成,《詩補傳與戴震解經方法》,台北:文津,1992,頁83。)不過他所謂「邇卑」的「字義、制度、名物」並不與所謂「遠高」之「道」分離而相對,如「起點」之於「終點」那樣,又或者如「父母」之於「子女」那樣,具有類似「前者決定後者」或者「前者為後者之基礎」的意思;而是如同「見微知著」之「微小」與「大著」,又或者如「千里送鵝毛,物輕情
7、義重」之「物」與「情義」,後者只是寄託於前者之中以及從前者入手乃是方便途徑而已。此方是戴震所謂「必有漸求所謂字」和「義理『存乎』典章制度」之真義。戴震氏所謂「漸」與「存乎」是同一種想法的兩個方面。「漸」重在提示方便入手處,而「存乎」則重在指出形上者之寄託於形下者。章學誠主張「六經皆史」,進路雖與戴震略有不同,然而就其以孔子言其《春秋》之作旨在「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來理解「形而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