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

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

ID:16194119

大小:418.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8

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_第1页
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_第2页
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_第3页
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_第4页
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野生桑黄特性与有效成分分析蔡为明1宋婷婷1金群力1王建功2冯伟林1范丽军1(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千岛湖桑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摘要:桑黄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广泛流行于中国、日本和韩国,但是桑黄这一个物种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被定义。文献报道的“桑黄”先后采用Phellinuslinteus(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火木层孔菌)、Phellinusbaumii(暴麻子,鲍姆木层孔菌)等学名。日本和韩国的真菌学家认为桑黄是担子菌Inonotusbaumii-I.linteus复合菌群,其中包括暴麻子、杨黄和裂蹄木层孔菌等十几种多孔菌。最近研究发现,

2、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的桑树上生长的真正的桑黄学名为Inonotussanghuang,是以往未曾报道的世界新种。由于过度的采摘,目前野生资源珍稀濒危。本研究调查收集了浙江省野生桑黄种质资源,并对其形态特征与生长特性进行现察分析。对分别在桑树、丁香树上采集的5份“桑黄”样本进行了研究鉴定,分析测定了上述5份样本和2份人工栽培子实体的多糖、总三萜、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标本菌株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关键词:野生桑黄,特性,有成分1前言桑黄,又称为桑臣、桑耳、胡孙眼和桑黄菇,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在2000多年前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药用功效--“利五脏,宣肠胃气,排

3、毒气”。经现代医学研究,桑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效果排在第一位的药用菌,是国际医药界与保健品行业抗癌产品生产原料[1]。桑黄分类上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giomycota)、刺革菌目(Hymenochaxtales)刺革菌目(Hymenochaxtaceae),是硬质的多孔菌,为中、日、韩等地著名的药用真菌[2]。文献报道的“桑黄”先后采用Phellinuslinteus(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火木层孔菌)、Phellinusbaumii(暴麻子,鲍姆木层孔菌)等学名[3,4]。日本和韩国的真菌学家认为桑黄是担子菌

4、Inonotusbaumii-I.linteus复合种,其中包括暴麻子、杨黄和裂蹄木层孔菌等十几种多孔菌。吴声华、戴玉成、TsutomuHattori(2011)研究发现桑黄真菌的核心种类有Inonotusbaumii,I.vaninii,I.johnsonianus,I.weirianus,I.lonicerinus,I.lonicericola,I.linteus,I.repandus以及产自东亚的纤孔菌属(Inonotus)三个种[2]。吴声华、戴玉成等(2012)研究发现真正40的桑黄是以往未曾报道的世界新种Inonotussanghuang(桑黄)[4,5]。外观形态

5、与桑黄相近的多孔菌有几十种,世界上广泛误认为桑黄学名的Phellinuslinteus(裂蹄木层孔菌,现称Inonotuslinteus)分布在热带美洲和非洲,不在东亚地区,不长桑树上。近十年来普遍当作桑黄学名的Phellinusbaumi(i暴麻子,现称Inonotusbaumii)分布于东北亚,长在丁香属(Syringa)树干,也不长在桑树上,是野生产量最多的假桑黄。Phellinusvaninii(杨黄,现称Inonotusvaninii)长在山杨(Populusdavidiana)树干上,由于子实体腹面呈黄色最像桑黄,野生产量高,并已实现人工栽培。目前,杨黄在中、日、韩

6、市场上普遍充当桑黄销售[4]。2009年报道,我国生长在桑树上的黄色多孔菌只有一种,即粗毛纤孔菌(Inonotushispidus),该种在新疆南部也被称为“桑黄”[6]。尽管桑黄的药用价值早被认识和利用,但是其高效的抗肿瘤活性直到近几十年才被人们认识和证实[7,8]。多糖是桑黄水溶性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它的活性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桑黄多糖被证实可以促进细胞的分化、抗氧化、抗肿瘤、抗诱变和免疫保护的功效。作为主要成分的桑黄三萜、桑黄酮类化合物和桑黄多酚类化合物也具有显著的抗炎症、抗肿瘤、细胞修复功能和免疫增强的活性。近些年来大量的有关桑黄的药理和生物学研究被报道[9-15,

7、22]。由于如前所述桑黄的分类定义一直不清晰,导致以往文献报道的关于“桑黄”生物学、功效成份和药用功效都难以确定属于哪个特定种。因此,对真正桑黄的特性、功效成份与药用功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在浙江省内不同地区收集的5个“桑黄”标本,通过生长特征、宏观与微观形态特征、化学变色反应和ITS序列分析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5个子实体标本样和采用两种基质栽培的2份子实体样品的多糖、总三萜和总黄酮的含量。2材料和方法2.1样品材料5个“桑黄”子实体样本采自浙江丽水和杭州。其中,一株生长于丁香,另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