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47089
大小:6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第五课第一框《触摸小康》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触摸小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人民生活住房、问候语、休闲方式的变化,理解我国人民生活和恩格尔系数的有机联系,体验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是对第二节《数字小康》、第三节《还是很多人的梦想》内容打牢基础,作好铺垫。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现在的小康水平,认识到我国住房条件、问候语、休闲方式的变化,感受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达到了小康水平,培养学
2、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收集整理一些图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现在的小康水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学习,小组协作的意识,培养探究技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责任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恩格尔系数,我国人民生活住房、问候语、休闲方式的变化.难点:恩格尔系数,理解我国人民生活和恩格尔系数的有机联系.四、重难点突破设
3、想: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及图片展示、解读,教师点拨来突破重、难点。通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人民生活住房、问候语、休闲方式的变化,理解我国人民生活和恩格尔系数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五、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素材(图片、练习);自制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看一看”:王玫家的新房,直观感受人民住房条件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点拨:触摸小康参与活动,观看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进入新课学习。从生活入手,架起教材与生
4、活的桥梁,激发学习兴趣。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2.教师归纳展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自己解决一般问题,小组合作解决疑难。3.展示图片“过去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谈谈过去和现在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点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4.展示“过去和现在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图片,讨论交流人们问候语发生了什么变化。1.自读课文,根据预习提出疑问。2.尝试小组讨论解决疑难并反馈。3.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4.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感知课文,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对
5、图片的解读、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住房条件的变化,突破教学重点,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点拨:问候语的变化和如今常用的问候语5.提问: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如何用它来评价人们的生活水平?点拨:恩格尔系数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成反比6.活动:调查你家除了开支生活用品方面,你家还有什么花费?7.展示图片(旅游、健身、书画等)体会现在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提问:我国休闲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8.请学生提出学习课文后的疑问或困惑。9.结合板书,指导学生作课堂小
6、结。归纳点拨,拓展延伸。,并说说今天人们常用的问候语。5.列出计算恩格尔系数的公式。6.分小组讨论完成7.分小组讨论交流、思考并回答问题,升华认知。(观察图片、思考)8.学生提出疑问。9.尝试作课堂小结。联系生活,内化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指导学生理解我国人民生活和恩格尔系数的有机联系,突破教学难点。要求、鼓励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锻炼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指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休闲方式的多样化,升华情感,培养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导之以行。落实课标要求
7、。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质疑能力,尝试归纳所学,化繁为简。10.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性评价活动——自主选择、情景探究10.探究、讨论、交流、汇报及时反馈,巩固提高。梯度练习让不同学生有提高板书设计:5.1触摸小康1.住房、问候语、休闲方式的变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如何用它来评价人们的生活水平?教学反思:下面是余秋雨经典励志语录,欢迎阅读。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 关于年龄 1.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
8、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带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 2.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 3.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的生命力。但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越需要鼓动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的坚持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