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

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

ID:16138015

大小:311.00 KB

页数:206页

时间:2018-08-08

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_第1页
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_第2页
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_第3页
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_第4页
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黄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以清唱剧长恨歌为代表1、相关定义1.1、代表概念的起源为了查找”代表”在中国古代文本中的踪迹,笔者检索了四库全书,共得到分布在119卷中的126个匹配结果。逐条阅读分析后发现,检索结果中的”代表”并非是连在一起的词语,而通常是两个具有独立义项的单个词出现在一起。如:1、漢之鐘離豈無所聞,歷代表植,古傳於今。(《竹溪稿》卷下)2、此則史記之所载為是,三代表是其疎謬處無可疑者,蓋他説行不得。(子部,儒家類,經濟文衡,後集卷二十三《論史記漢文通鎩之疑》)可以看出,虽然”代”与”表”两个字出

2、现在了一起,且中间并没有标点符号隔断,意思连贯,但它们却并不能组成具有单一意义的词语。它们是作为两个独立的单音节词而存在的,与现代社会使用的双音节词”代表”之间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从这里得到的结果来看,”代表”在中国古代并无使用记录。但《汉语大词典》中,代表条目有的释义中有这样一项:谓显耀于一代。明吴承恩《寿苏山陈公障词》:“郡中寡和,風高《白雪》之篇;日下無雙,代表青雲之業。”?此义项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比较罕见的,其后所列此应为义项的出处,但由于没能找到此篇文献,故而无法进行深入考证,只能暂且存疑。而且从另

3、一方面观之,寻找一个概念或词语之起源不能仅以个别的孤例为证,而是应该关注其是否己经成为一个固定的组合,即是否”成词”并且得到较广泛的使用。故我们有理由将此处个例排除,从而几乎可以认定中国古代并无”代表”这一概念。由此,基本可以确定”代表”是一个外来词,这一点也与诸多学者的看法相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汉语史稿》中就将”代表”列为由曰本借来的对于英语10第一章代表聽的形礙口演变“r”epresentation的翻译词,。刘正谈与高名凯所编《汉语外来词词典》也持此种观点。故而,我们还需考察代表概念在英文语境中的起源。

4、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的著作《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Keywords:AVocabularyofCultureandSociety)中就有”Representative”此一条目,但此书的中文译者将这个词的汉语意思标注为”象征、再现”,从整篇文章内容来看,这个处理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威廉斯的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是represent与representative,虽然与representation都同属一个词群,但毕竟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威廉斯通篇对representation着墨甚少

5、,对于它的”代表”意涵更是几乎只一笔带过,只是提到直到17世纪,“?representation的代表他者”的意涵才开始出现。故而,只能将此一关键词研宄看作极不充分的。根据汉娜?皮特金(HannaFenichelPitkin)的研宄,represent源于拉丁语中的”“repraesentaer,后者意味着立即履行或现金支付。这与维埃拉(MB.Vieira)与卢西曼(D.Ranchmen)的观点极为相近,他们认为代表的最初含义是”用现金支付”(payimmediatelyorinreadymoney)和”自我展现

6、或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showingorpresentinginperson,especiallywhenpresentingoneselftoorbeforeanotherperson),它接近于现代英语词源解释中的”再现”(re-presentation)。?在皮特金看来,起源于古拉丁语的”repraesentare”这一概念在古罗马并没有”代表他人”的意涵。直到中世纪,”代表”从基督教文学延伸至一种神秘的化身,而在13-14世纪它开始了真正扩展,当时教皇和红衣主教常被说成代表了基督和其门徒。④同时,由于教

7、会的统治性地位,他们宣称自己是上帝在俗世间的代理人,代表上帝管理世俗事务。这一时期也存在着地方官员是国王的代表的说法,只是这种代表是为了帮助国王进行统治,而无丝毫民主内涵。随着世俗议会的发展,议会的成员们开始逐渐产生了现代所说的代表的行动。但直到17世纪,才由霍布斯首次对”代表”进行了“民主”的解释,他关于代表的用法是”代表”概念演进中伟大的”转折时刻”,它使代表概念从中世纪解放出来,并成为了现代政治理论的基础。11第一章代表概g:的形賺演变由此,可以基本断定,作为起源于西方的概念,原本与民主并无关联的”代表”经

8、过复杂的演变才成为表征民主的现代概念,并无本土起源的中国的”代表”概念应该是从西方传入的。1.2、代表概念的发展变化“代表”概念的政治性用法是在清廷”追求”宪政过程中出现的,民众的议论自然会对其举动有所反应。就在朝廷宣布拟设立资政院并要求实行地方自治后不久,原山东学政姚丙然在尚贤堂演讲时便对此进行了评论:今資政院之立,已爲上議院基礎,則地方自治會亦即下議院之基礎,是必多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