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ID:16114055

大小:325.50 KB

页数:110页

时间:2018-08-08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_第1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_第2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_第3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_第4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及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性研究研究生:孙惠萍导师:马依彤教授/主任医师摘要目的:第一部分探讨不同性别和年龄主动脉夹层的特点和常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新疆地区急性主动脉夹层。第二部分分析不同类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危险因素,为识别高危人群,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帮助。第三部分分析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42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对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2、及不同类型间的临床特征和常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第三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7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设高血压和健康人群对照组且在年龄、性别和民族上与病例组匹配,留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进行基因型的鉴定。结果:第一部分患者平均年龄50.8±12.6岁,高发年龄在40~49岁年龄段;男性患者较多占76.1%,合并高血压病史者较多占76.1%。≤40岁、41~69岁和≥70对三个年龄组间:合并动脉硬化患者高年龄组多于低年龄组,合并二叶式主动脉瓣者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老龄组没有合并二叶氏主动脉瓣者

3、;各年龄组间治疗方案选择存在显著差异。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随着年龄增加而明显下降。男性和女性间:男性吸烟、烦躁患者多于女性;女性动脉硬化者高于男性,且平均年龄高于男性;男性夹层累及腹腔干者多于女性,女性夹层假腔内血栓形成者高于男性;男性甘油三酯、淋巴细胞、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肌酐、尿酸水平高于女性。第二部分AAD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StanfordA型、低血压或休克、神经症状、烦躁、肢体缺血及尿酸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A型和B型夹层间比较:B型夹层合并高血压者、假腔内血栓的发生率、平均年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小板水平高于A型夹层;A型夹层出现神经症状、烦躁现象、

4、低血压或休克、心肌缺血、心脏填塞、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胸腔积液、合并肺炎或肺不张、心包积液、呼吸衰竭、D二聚体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1细胞计数、尿酸水平及夹层累及冠脉的发生率、病死率高于B型夹层;选择治疗方案A型夹层以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为主,B型夹层以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主,两者有明显差异。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死亡危险多因素分显示低血压或休克,伴有神经症状,烦躁和入院时呼吸衰竭、尿酸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部分急性主动脉夹层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异;高于高血压组,D等位基因频率显示出差异而DD基因型未显示出差异。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DD基因

5、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无差异。结论:1)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年轻,好发年龄段为40~49岁;男女比例随着年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2)年龄高者,致病因素动脉硬化因素参与的成分较多,而年轻主动脉夹层二叶式主动脉瓣等遗传因素作用更大一些;3)男性具有夹层易患因素多于女性;而女性患者动脉硬化多,平均年龄高,远期预后可能不佳;4)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夹层StanfordA型、低血压或休克、神经症状、肢体缺血及尿酸增高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烦躁为其保护因素;5)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院内并发症发生率高,炎性反应明显,病死率高;而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年龄大,

6、远期预后不容乐观;6)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显示低血压或休克、神经症状、入院时呼吸衰竭、尿酸增高是其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烦躁是保护因素;7)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可能是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基因。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危险因素,ACE基因I/D多态性2Clinicalstudyofpatientswithacuteaorticdissectionandassociationbetween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DpolymorphismandacuteaorticdissectionPostgraduate:H

7、uipingSUNSupervisor:Prof.YitongMaAbstractObjective:ThefirstpartExploredifferentgenderandagecharacteristicsofaorticdissectionandroutinelaboratoryparametersdifferences,deeperunderstandingandawarenessofacuteaorticdissectionintheXinjiangregion.PartIIToanalyzethec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