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

ID:16097557

大小:9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_第1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_第2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_第3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_第4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寒假练题及答案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8)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

2、作品的审美价值。【答案】选D A项,一面对两面,可以删掉“看能否”。B项,结构混乱,“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的主语为“荷兰”,“逐渐流入……仍有不少收藏”的主语是“马剑银币”,暗换主语,可把“铸制”删去。C项,句式杂糅,可将“使”改为“给”,或者把“造成”改为“招致”。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咿呀(yī)    耶稣(yē)挪威(nuó)不胜欣羡(xiàn)B.吐露(lù)押赴(fù)踱步(duó)沸反盈天(fèi)C.门槛(kǎn)窥知(kuī)丰子恺(kǎi)露马脚(lòu)D.侥幸(jiā

3、o)碾死(niǎn)霹雳(pī)寝食不安(qǐn)【答案】选D “侥”读jiǎo。3、(2017·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6110012)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6-2018届高考语文

4、总复习寒假练题及答案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排除错误选项。这句话的意思是:“更始帝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降,更始帝派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著名,我愿向他投降。’”答案:A4、(2017·全国卷Ⅲ)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

5、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解析:“吏得缘文为奸”和“选者又不得诉长吏”是两个分句,应该从中断开,首先排除A、B两项;“初”是“当初”之意,表时间,断开比较好,再排除C

6、项。答案:D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2题。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①作。姜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注】 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B.“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

7、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6-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寒假练题及答案C.“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D.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E.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哀情、虚实结合、以淡语写浓情。下片既有对眼前之景的实写,也有想象之景,语淡而情浓。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比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

8、》)。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